蘇軾,一個具有現代精神的古人,一位風流倜儻的才子,一名政績顯耀的官僚。他是中國士大夫完美個性和人格的化身,他的詩詞更是流芳千古,現精選蘇軾最具代表性的13首詩詞,供大家品讀。 ![]()
1
賞析: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哲理詩,“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迷在局中者看這個世界,就像莊子筆下的井蛙與夏蟲一樣,永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
2
賞析: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煙雨蒙蒙,西湖都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迷人,只有西施可以比擬。到底是蘇軾成就了西湖,還是西湖成就了蘇軾? ![]()
3
賞析:作者將花擬人,讓本詩極具藝術魅力。夜闌人靜,人卻無法入眠,如何度過這漫漫長夜?有海棠花作伴,就不會孤寂,點亮蠟燭,它就不會睡去,就是心靈的港灣。 ![]()
4
賞析:本詩是蘇軾為惠崇所繪的鴨戲圖而作的題畫詩。蘇軾根據畫意,妙筆生花,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竹林、桃花、蔞蒿、蘆葦、鴨群、河豚、春水,讓本詩富于畫面感。 ![]()
5
賞析: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作者通過奇思妙想,表現出了樂觀曠達的精神。上闋寫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宮。下片寫賞月后的感受。作者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了物我交感,人月合一的境界,意境深邃,使得本詞成為千古絕唱。 ![]()
6
賞析:蘇軾的代表作,是其謫居黃州時所作。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也表達了對自己身世浮沉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 ![]()
7
賞析: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末句“也無風雨也無晴”飽含人生哲理。 ![]()
8
賞析:這是一首悼亡詞。是悼念妻子王弗而寫。上闕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闕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本詞虛實結合,出語如話家常,情真意切,不見雕琢痕跡,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
9
賞析:蘇軾是個全才,既長于豪放詞,婉約詞也毫不遜色。上闋寫景,觸目紅花紛謝,柳綿日少,下片寫傷情,墻里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墻外是背井離鄉愁思難抑。本已是傷春惱人,被佳人笑聲一撩,更是愁上加愁,用極富藝術化的手法表達了作者的失落心情。
10
賞析:這首《水龍吟》也是蘇軾婉約詞的代表。它藉暮春之際“拋家傍路”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復賦物”,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實為顯志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復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 ![]()
11
賞析:這是蘇軾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國家的壯志豪情。 ![]()
12
賞析:本詞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雄奇奔放。作者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詞中出沒風濤的白頭翁形象,是作者的化身,極具震撼力,與《老人與海》中搏擊風浪的老人異曲同工。 ![]()
13
賞析:本詞剛柔相濟,語言平淡樸實,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藝,并著重歌頌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抒發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的曠達襟懷。“此心安處是吾鄉”更是富于哲理。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