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旦有物種被冠以了“滅絕”一詞,那說明這個物種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人類再也看不到它們了。然而近些年來人類在野外的發現顛覆了“滅絕”這個詞的本意,因為有人發現滅絕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 很早的時候,人類文明的種子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生根發芽,并且逐漸開花結果。隨著新航線的開辟和歐洲人對新大陸的發現和探索,他們將人類文明帶到美洲地區、大洋洲地區,同時也給那些原始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據史料記載,歐洲人到達美洲地區之后往往會遭到土著部落的抵抗,但是歐洲人有槍炮加持,他們輕易地制服了土著民,同時也逐漸將許多物種推到了瀕危甚至是滅絕的邊緣。 ![]() 據不完全統計,因為歐洲人開辟新大陸而滅絕的物種不下十種,這些早已在地球上消失的物種普遍倒在歐洲人的槍口之下,例如渡渡鳥和袋狼。相比之下渡渡鳥的滅絕事件要比袋狼早兩百多年,袋狼是在1936年被確認正式滅絕。諷刺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后一頭袋狼卻是在人類的保護下死亡的。這種野生動物實際上是塔斯馬尼亞虎,由于它們外形看起來像狼,而且還具有育兒袋,因此人類也將其稱為“袋狼”。 ![]() 根據早期人類對袋狼的記錄顯示,它們的棲息地主要分布在新幾內亞的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的草原上。然而隨著人類對熱帶雨林和草原的破壞程度加劇,很多袋狼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再加上人類的獵殺,使得這一物種的滅亡速度加快,最終最后一頭袋狼在1936年倒下了。距離袋狼的滅絕已經過去了80多年,正當人類逐漸淡忘這種曾經在地球上存在的物種時,有消息稱野外出現了“復活”的袋狼。 ![]() 據外國媒體報道,在今年的2月份和7月份分別有人在野外發現了袋狼的蹤影,此消息引起了公眾對滅絕生物的注意。對此科學家表示,目前該類消息還未得到完全證實,需要進一步的確認才可以下定論。一時間,袋狼的重現引發了公眾的討論,是地球環境的好轉使得這些曾經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又重新出現了嗎?這個問題同樣也尚未有定論,因為一旦證實了袋狼確實還存活著,那說明當初袋狼就沒有滅絕過。 ![]() 無獨有偶,另一種名為“白喉秧雞”的物種在前段時間也被證實了“正式復活”。根據古生物學家的研究,白喉秧雞應該在13.6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然而這個物種在今年5月份再次回歸人類的視野,而且還得到了證實。其次是曾經生活在費南迪納島上的長壽龜——加拉帕格斯龜,這種壽命可以高達90多歲的烏龜早在十幾年前也被證實滅絕了,但近幾年又重現出現了。 ![]() 一系列滅絕動物的“復活”讓人類感到慶幸的同時也感到不解,到底是時候原因促使它們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范圍內呢?在“滅絕”的這段時間里,這些物種又經歷過什么呢?這將是人類要揭開的謎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