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說:“六十甲子有納音,很少有人知道原來的意思。其實是六十律逆相為宮法。律含五音,十二律配合六十音。大凡氣開始在東方而向右運行,音起于西方而向左運。行,陰陽相錯而生變化。所謂氣開始在東方是因為,四季從木開始,右行傳于火,火傳于土,土傳于金,金傳于水。所謂音開始在西方是因為,五音從金開始,左旋傳于火火傳于木,木傳于水,水傳于土(納音與《易》納甲同法。乾納甲而坤納癸,始于乾而終于坤。納音始于金,金、乾也,終于土,土、坤也)。納音之法:同類娶妻,隔八生子,這是律呂相生的方法。五行是先二而后一,一而后三,這是遁甲三元的紀年。甲子是金之仲(黃鐘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呂之商同位謂甲與乙、丙與丁之類,下皆仿此),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則之商隔八謂大呂下生夷則也,下皆仿此)。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呂之商),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終,若只以陽辰言之則依遁甲順傳仲孟季,若兼妻言之則逆傳孟仲季也)。庚辰同位娶辛(仲呂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黃鐘之徵金三元終則左行傳南方)。戊子娶己丑生丙申,火之孟(大呂之徵)丙申娶丁西生甲辰,火之季(姑洗之徵),甲辰娶乙巳生壬子(仲呂之徵),木之仲(黃鐘之角水泛終,則左行傳于東方木)。像這樣向左運行到丁巳仲呂之宮,五音一周結東。重復從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樣如同甲子之法結束在癸亥(謂蕤賓娶林鐘上生太簇類)。子到巳為陽,從黃鐘到仲呂皆下生。從午到亥為陰,故從林鐘到應鐘都是上生。 《蠡海集》上說:“萬物所以萌生,憑借的必定是氣。氣是什么?是金。金得到氣順行則為五行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從歷法之初算起,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于秋,返本歸原而收斂。逆行為五行之用的是,金出礦而從革,有火使它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而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以滋榮,水必托土以止蓄,所以木而水,水而土。這是四行一類,土以定位。所以大撓作甲子,分配五行為納音,也許是金能接受聲音而宣氣的緣故。納音之法:甲娶乙妻,隔八生子,子生孫而后行,繼而代替它的位置。初一是金。金方氣在先,甲子是得氣開始,甲娶乙妻,隔八壬申這是子。壬娶癸妻,隔八庚辰這是孫。庚娶辛妻,隔八戊子火代其位。次二是火。戊在它之后,戊娶已妻,隔八丙申這是子。丙娶丁妻,隔八甲辰這是孫。甲娶乙妻,隔八壬子,木代其位。次三是木。壬在它之后,壬娶癸妻,隔八庚申這是子。庚娶辛妻,隔八戊辰這是孫。戊娶已妻,隔八丙子水代其位。次四是水。丙繼其后,丙娶丁妻,隔八甲申這是子。甲娶乙妻,隔八壬辰這是孫。壬娶癸妻,隔八庚子,土代其位。次五是土。庚娶辛妻,隔八戊申這是子。戊娶已妻,隔八丙辰這是孫。丙娶丁妻,隔八甲子,金復代其位。甲午乙未起如前法。所以有五子歸庚之說。道家們取用這個意思來搭配五方之位,從子的天干開頭數到庚字,就得到這個數。甲子金從甲數到七逢庚,那么西方金得七氣。戊子火從戊數到三逢庚,那么南方火得三氣。壬子木從壬數到九逢庚,那么東方木得九氣。丙子水從丙數到五逢庚,那么北方水得五氣。庚子土則自得一,為中方一氣。這就是五子歸庚。才知金在得氣之先,順行是五行的主體,逆行則是五行的運用。所以用六十甲子納音來充當萬物使用。” 《考原》上說:“五行以氣始形終為次序,就是《洪范》中說的水火木金土。以傳播在四季相生為次序,就是《月令》上說的木火土金水。以飭庀五材相克為次序,就是《禹謨》中說的水火金木土。納音五行開始是金,依次是火、木、水、土。既不是以開始結束為根本,又沒有取相生相克,所以持這種說法的人不知這說法從何而來。仔細考究它的意義,大概是先輩說的《易》中象之意,即是先后天卦的道理。各自畫圖來說明。 作者:華德文化傳媒 來源:簡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