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在我看來其實可以再加上一句“品百味美食”。體驗一個地方的人文特色除了走走看看以外,品嘗美食總是不可缺的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食與本地的人文氣息以及地緣環境息息相關,而在這么以回民為主的自治區美食主要以伊斯蘭教美食特點為主,牛羊肉就是主要的飲食原料。而說到寧夏最出名的美食,手抓羊肉可以說當仁不讓,羊肉取材于寧夏特有的灘羊,傳聞肉嫩味美,肥而不膩。我與它的第一次見面就在銀川的老毛手抓羊肉,作為一家近百年老店這里的名氣在銀川可以說得上響當當。但當手抓羊肉真正端上來時,你會發現它的外表相當樸實,甚至于燈光打下來的時候還有些油膩。不過你真正體驗過以后,你會發現在冬天吃羊肉著實是一種享受,細嫩的肋排直接用手送到嘴邊,輕輕一咬,整塊肉便從骨架上分離開來,再把羊肉送進嘴里,羊油與脂肪在你嘴里爆開的愉悅感讓人難以形容,再然后就是一股羊肉的鮮味直沖你的味蕾與鼻腔,不用過多的佐料,只需抓著羊肉蘸一點醋和辣椒油,保留了羊肉最原始的鮮美和最粗獷的體驗。 走出店門的時候,一股冷風襲來糊在你嘴巴上的羊油又成了你的天然潤唇膏,這不比曼秀雷敦來的環保?吃羊肉的時候不來點喝的解膩怎么行,在店員的強烈推薦下我要一杯八寶茶。所謂八寶茶其實是以茶葉為底,摻有白糖、玫瑰花、枸杞、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和葡萄干。作為一個100%的南方人,茶從來都是略帶有微苦的。喝第一口八寶茶的時候,便徹底打碎了我17年以來對于茶的理解,或許是茶葉與白糖的搭配實在讓我接受不了,也或許是一個作為南方人的固執,在喝了半杯八寶茶過后我表示并不感冒。 對于寧夏人來講,幸福就是一天三頓圍繞著羊。銀川的早餐,這里從來都是羊雜湯的主場。大西北的早晨對于我來說無疑是上刑。出門前必須全身武裝,羽絨服、圍巾、帽子都成了過命的兄弟,但就算是再冷,也阻擋不了人類對于一碗羊雜湯最原始的沖動。在早上約莫7:00,人群早已出動覓食,一碗羊雜湯保暖又補充能量,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即便有人說羊雜上火、長痘,但真正當一碗羊雜捧到你面前時,又有幾個人能夠拒絕?
別的不說,先呼一口湯,一瞬間羊肉的鮮味充滿口腔,再舀一大勺羊下水,羊肚口感脆爽,羊肚彈牙,羊肺軟嫩多種食材、口感和味道巧妙的融合在嘴里,可以見得我們祖先發揮了多少聰明才智在飲食上。即便帶了一點腥氣也無所謂,畢竟這里是大西北,是賀蘭山脈!當你快把料吃完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來一個油餅。地道吃法是一小塊兒餅,然后放進湯里等到它膨脹到吸飽湯汁時,再品,湯汁四溢還帶著一點兒油香,相信我,你等到你在用紙巾再擦嘴唇上的湯汁時你會愛上眼前的這一碗寧夏羊雜碎的! 魚和羊組成了中國漢字里的鮮字,這是中國人對于味道的最高評價。吃飽飯,坐在車里想,有時候吃進去的不是美食而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融合。 |
|
來自: cxag > 《美食地圖遊記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