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124年),字伯起。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東)人,東漢名臣,少年時便勤奮好學、博覽經籍,教授經學三十多年,聲名遠播,人稱“關西孔子楊伯起”。楊震至五十歲時才步入仕途,歷任荊州刺史、東萊(今山東萊州)太守、太仆、司徒、太尉等職。 據史料記載,楊震由荊州刺史調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被他舉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為報知遇之恩,深夜以十斤黃金相送。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你頂天而來,天知;你踏地而來,地知;你懷金而來,你知;你送金給我,我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滿面羞愧,懷金而去。這就是流傳千古的“暮夜卻金”的故事,楊震也因此獲得了“四知先生”“四知太守”的美譽。 楊震任東萊太守期間,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現今萊州市的一處街心公園“四知苑”,便是為紀念這位“四知太守”而建。樓閣周圍有兩塊石刻,分別是左警詞、右警詞,出自明萬歷年間萊州府知府閻士選撰的《漢東萊郡太守楊先生傳》。 楊震治家嚴謹,以“清白吏子孫”作為家訓嚴格要求后人。為官十幾年,不修豪華宅府,常以素菜為食,衣無錦繡,徒步往來、不乘馬車。有人見他這樣清廉,做了朝里的大官,家里還是那樣的清苦,就勸他購置些產業。楊震卻說:“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子孫們深受做“清白吏”的家風影響,個個都博學而清廉。他的五個兒子都以“清白吏”而譽滿天下,特別是次子楊秉自律極嚴,以“三不惑”即不飲酒、不貪財、不近色而聞名于世,人們贊其為“淳白”。(煙臺市紀委監委)
|
|
來自: 昵稱52776266 >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