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作者/田 華
〔成語中的華陰故事〕(三)暮夜拒金 一代廉吏
讓人想起了“暮夜拒金”的成語故事,其實,這個成語故事還是典出我的故鄉華陰。早在我國歷史上的東漢時期,華陰就出了個在朝廷做大官的人,他就是歷史上最具清廉之名的一代廉吏——楊震。楊震,字伯起,古時弘農華陰(今之陜西華陰市)人,字伯起,東漢時期的名臣,他的父親就是那個曾經因收救黃雀成就了“黃雀銜環”“結草銜環”等成語典故,又被王莽與光武帝劉秀兩度詔用而不愿出仕的名儒楊寶的兒子。楊震自幼天賦聰慧,在家隨父學習經史,后來師從了當時的大儒太常卿桓郁研習《歐陽尚書》,其人秉性敦厚篤學,遂成了通曉經籍、博覽群書的大儒,后來子承父業,在華陰南部山區的牛心峪開館收徒講學。其坐館授徒三十年,門下生徒號三千,史評其堪與魯國孔子齊名,因世出函谷以西,故被稱“關西夫子”者是也。時年五十歲始為大將鄧騭舉薦征辟出仕,初為荊州剌史、東萊太守等職,后入朝為太仆,再后遷太常又升任司空、司徒等職,到了東漢安帝延光二年即123年時,楊震已官累當朝太尉。楊震為官清正廉潔,一身正氣,具有千古廉吏之美譽。楊震當年在荊州剌史任上,發現屬下有一小吏才華出眾做事干練可謂人才,遂欲為國家發現并起用,于是,就向朝廷進行了舉薦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成語“暮夜拒金”的另一個主人公。他姓王單名一個密字,在楊震的大力推舉下王密就做上了昌邑縣的縣令。事過之后,作為王密的知遇恩人楊震早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凈,在他看來,為國家發現人才推薦人才是自己本來應該做的。可當他由荊州任上改做東萊太守路過昌邑縣,并在昌邑驛站夜宿時,王密得知恩師已到昌邑,遂于當日夜晚去驛站拜謁恩師,師生二人秉燭相談,甚為高興;眼見得夜已至深,王密覺得是該告別的時候了,于是,起身從懷里掏出一包金子放在桌上以為答謝老師舉薦提拔之恩。并說,恩師難得一見,學生甚為思念,也沒有其他東西感謝,遂準備了這點東西,以報答您當日對學生的栽培舉薦。楊震見此即說,唉,當日舉薦你是因為覺得你是個有才華的人,可堪大用,誰知你卻不了解我啊!我的本意是希望你能做一個清廉正直的好官,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辦事,如今你這么一來,實在是違背了我當初舉薦你的初衷和本意啊。王密見老師如此不悅,連忙解釋說,現已夜深人靜,這事沒有誰能夠知道。并在一旁陪著笑臉,楊震說,怎么能說沒人知道?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王密見狀實在慚愧得無地自容,于是抱著那包金子就匆匆忙忙的告別出門走了。經過此事后,楊震對自己子孫要求更加嚴格,不論是在東萊太守任上還是之后入朝為官,他都一直嚴于律己,奉公廉潔,在家要求子孫常常吃素菜,珍惜糧食,出門要安步當車,莫要忘記根本。當時在親戚朋友中就有人勸楊震趁還在任上給子孫置辦一些產業,楊震卻一一回絕了。說:“只要人們能記得我的子孫是清官的后代,這樣的產業就夠豐厚了吧。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千九百年,但他的正直清廉以及他說過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清白之風,一直被人們所樂道和贊譽。聯系到當下某些官員的貪腐案例,讓人們不得不懷念歷史上那些和楊震一樣的清官,他們守著了一個人的良心,守著了為官做人的道德底線,有人的時候不貪不占光明磊落,無人的時候,也能做到嚴格自律守著初心,不為金錢物欲所誘惑所動搖,做一個亮亮堂堂端端正正光明磊落的人。暮夜拒金的成語故事,留給后世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光輝的忠臣清官形象,更多的是他那種剛正不阿、清白做人的精神。這種精神遺產對于今天的人們更是值得學習效仿的無價之寶。
一、關于贊賞
贊賞金額平臺留5元,其余全部歸作者。7天內點擊量超過1000的,另加稿費10元,超過2000加20元。作品發布一周后以紅包形式發給原創作者。須加微信suyan834398802
二、投稿方式
來自: 西岳文化 > 《待分類》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成語:卻金暮夜
譯文:《后漢書·楊震傳》:“東漢時期東萊太守楊震,在經過昌邑時,受他舉薦的昌邑縣令王密求見楊震。到了晚上時候,王密給楊震送...
“四知”先生的清白人生(名臣典故漫話之十六)|太守|孔子|丞相|楊震|安帝
“四知”先生的清白人生(名臣典故漫話之十六)|太守|孔子|丞相|楊震|安帝。后來,楊震又從東萊太守,轉為涿郡太守。順帝依民意,順人心...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楊震:東漢人。楊震自稱 。往東萊郡上任時,路過昌邑縣,原先他所推薦的秀...
經典文言文賞析 | 楊震拒金
經典文言文賞析 | 楊震拒金原文。王密去拜見楊震,到了晚上王密懷中揣著十斤金來送給楊震。他的子孫常吃粗食,徒步出行,楊震的老朋友和...
(每日一練)文言文練習題:《楊震論四知》帶翻譯和答案
(每日一練)文言文練習題:《楊震論四知》帶翻譯和答案。楊震自稱。3、“楊震拒金”一事表現了楊震的。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
羅志英:楊震----無欲壁立千仞(第1551期)
驀然想起,2010年9月27日,由中紀委、監察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在國家博物館合主辦的《浩然正氣滿乾坤——中國廉政文物精華展》中,...
暮夜卻金 清白傳家——楊震
暮夜卻金 清白傳家——楊震。楊震至五十歲時才步入仕途,歷任荊州刺史、東萊(今山東萊州)太守、太仆、司徒、太尉等職。據史料記載,楊...
【文?思考】慎獨(作者:會寧王志祿)
【文?思考】慎獨(作者:會寧王志祿)慎獨的修養方法,訴諸人們高度的道德覺悟和自覺精神,因此,能夠做到慎獨,表明道德修養達到了很高...
楊氏家風家訓
楊氏家風家訓。其“清白吏子孫”的家規,也成為楊氏家族代代相傳的家風,不僅影響著楊震的后人,也對整個楊氏家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楊震家風家訓。(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楊震在由荊州刺史...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