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后,老是記不住東西,考試成績特別不理想,這可急壞了家長。在幼兒園的時候都是特別聰明的呀,為什么上小學后就和其他孩子有差距了呢? 很多家長都有和上面類似的疑問,但是始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就這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記憶力方面的劣勢也逐漸體現出來,影響到孩子的升學等。 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就是奇趣屋今天要分享的內容。 首先,我們日常所說的記憶可以被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在我們的大腦中,負責短時記憶功能的是海馬體,負責長時記憶的是大腦皮層。 我們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官獲得的信息,在進入我們的大腦以后,首先會被海馬體處理。此時,海馬體會對信息做一個判斷,是否是人這個生命體所必需的,如果是的話,那么信息就會被海馬體保存下來,成為短時記憶,如果不是必需的話,那么記憶就會被忽略掉。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判斷呢?這是因為,在我們人類的漫長進化過程中,我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求生,與兇猛的野生動物搏命,在這期間,我們的祖先,使用的是他們當時大腦所記憶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在危險的環境當中不斷求生而得來的經驗。所以從那時起,大腦就會記下更多的與生死存亡相關的信息。 所以海馬體發揮的作用是判斷得到的信息是否與人體能夠生存下去相關。所以如何讓孩子提高記憶力的第一點,就是讓孩子自發地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 家長要想使孩子認識到這一點,那么就要設置適當的獎懲機制,當能夠順利記憶東西時,給予他們獎勵,當他們沒記住時,就暫時將他們喜愛的某一樣玩具收回來。這樣,就能讓他們產生危機的意識,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去主動地嘗試記憶。他們這樣做以后,海馬體就自然會將信息保存下來,成為短時記憶。 接下來,如何讓短時記憶成為長時記憶呢?關鍵就是復習。 定期復習,會讓我們的海馬體意識到所獲得信息的重要性,從而將這些信息逐漸保存到大腦皮層中去。在復習時,最重要的是掌握復習的方法。 我們的人體擁有許多的感覺器官,當我們獲得的信息與這些感覺的聯系越多時,我們就越能夠記住這些信息。比如,當我們的大腦想起“可樂”這個東西時,我們瞬間就能夠想到它的液體顏色,還會想到那不斷冒起的氣泡,以及氣泡冒出水面時發出的“啵啵”聲,接著我們會回味起可樂的味道,甚至我們的口腔也開始分泌唾液出來。所以說,在復習知識時,我們要盡可能地運用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讓我們的大腦獲得更多的刺激,這樣就能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 另外,在記憶知識時,將我們的情感融入其中,讓我們的情緒隨之波動,也很重要。我們通常都會記得自己特別開心和特別難過時的記憶。這是因為此時大腦負責情緒的區域也被激活起來,情感體驗的增加讓我們記憶信息變得更加容易。 除了上面這些以外,當然還有更加通用的記憶術可以使用,而最為常見的就是組塊化記憶法。我們的孩子記憶力不好的一個原因就是無法將知識進行組塊記憶。比如教孩子將“live in,live on,live out”整合為一組進行記憶,這樣就能提升我們記憶知識時的效率。 以上,就是奇趣屋關于如何提升孩子記憶力的分享,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能收獲知識帶來的萬千樂趣。 |
|
來自: 逸香閣居士麗人 > 《教育、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