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最近,廣州街頭的木棉花開始從枝頭落下,但在落下瞬間,它們就會被一個(群)伺機而動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火速撿起。 撿起來干嗎?不是回家自己種樹,也不是回家做干花,而是,去煲湯。 在廣東,沒有一朵木棉花能逃過被煲的命運,圖源微博@是什么讓我起這樣的名字 對廣東家庭而言,煲湯是永遠繞不過去的話題。如果說其他省份的人身體是由水(或者奶茶?)構成,那廣東人的身體一定都是湯組成。 材料百變,頓頓必備,能用心熬燉也能快手解決。一句“煲了湯,今晚早點回家吃飯”是港劇經典臺詞,更是廣東媽媽召喚孩子回家的現實寫照。一碗“平平無奇”的湯,甚至還能成為廣東人判斷親密關系的標準。 夸張地說,廣東人在湯里藏了一個宇宙。 在廣東,湯譜比菜譜還厚 廣東湯水的解鎖姿勢,多到你根本數不清,除了有享譽全國老火湯、燉湯還有—— 例,就是每天都有。餐廳提前煲好一直加熱,顧客需要就端上,每日都不一樣。 讀者@小劉 告訴我們,自己剛來廣州時,點餐本來只想點菜,但根本架不住服務員推薦例湯的熱情:“加多碗湯喇,宜家天氣最啱飲。”(再加碗湯啦,現在天氣最適合喝) 即開鍋的湯,只要食材熟就行,短則幾分鐘,慢則十來分鐘。常見的有清水滾肉片青菜湯、紫菜蛋花湯、番茄土豆湯…… 廣東人做飯的最后一步——加個快手“滾湯”。只要是可以吃的,清水加料放進去一鍋亂滾,端出來有湯又有菜,完美~ 如果你吃過豬肚雞、椰子雞等南派火鍋,那你對火鍋湯一定不陌生。 鐘情南派火鍋湯的讀者 @大寶 坦言,每次打火鍋,自己都會承包鍋底。放食材前的湯底是口感清透,味道清甜的,火鍋吃完,食材的精華都濃縮在湯里,“最后不來一碗濃郁香醇的湯,都覺得這個鍋白打了。” …… 不同時節,不同場合就有不同的湯,“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這話妥妥地就是在說廣東人好吧? “給你煲了湯” 其實是廣東版的我愛你 關于“我愛你”,不同時代、國家、城市的人有不同的表達。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說:“今夜月色很好。”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說:“我在床上,飯在鍋里。”中國詩人朱生豪說:“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 而在廣東人的哲學里,煲湯的時間越長,表達的愛意就越深,誠如蔡瀾先生所說,“老火湯是廣府人家春節最獨特的印記,因為要花很長時間制作,就是很好的心意。” 圖源電影《飲食男女》 這句話對所有廣東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上學時,每天出門前父母都會不厭其煩地叮囑讓我們放學后早點回家,喝湯吃飯。后來上班,一到假期父母還會打電話催:“今晚煲咗湯,等你翻黎飲。” ![]() 讀者@大林子 媽媽煲的湯 從小喝湯喝到大的廣東人,長大后除了會定時回家“報到”喝湯,更在耳濡目染下自己學會了煲。從前是爸媽煲給我們喝,長大后我們煲給自己孩子喝。 南方人溫婉含蓄,直白地說“我愛你”、“我想你了”的時候不多,對廣東父母而言,一句“今晚煲了湯”就包含了他們的全部惦念,那鍋在灶頭精心熬制了一整天的老火湯,實際是他們真材實料的愛意。 ![]() 如果你的對象來自廣東,怎么判定TA的家里已經認可你?看對方的父母會不會邀請你回家喝湯就行。 如果TA說“我媽今晚煲了湯,叫你回去喝”,他要表達的其實是“我媽對你基本認同了。” ![]() 來自河北的 @萌萌 去男友家吃的第一頓飯,媽媽說那鍋雞湯還是熬了兩三個小時的呢! 廣東人的熱情,和北方人的豪爽大氣不太一樣,他們不愛說,愛付諸于行動。讓孩子帶你回家喝湯,意味著廣東家庭已經認同你成為他們家庭的一份子。 如果你也有個廣東朋友,下次再聽到這句話時,可以期待一下~不過,要是看到湯里有黑糊糊的不明物,不要嫌棄也不要慌張,名不見經傳,你看不懂的分分鐘是名貴食材。 ![]() “以形補形,吃啥補啥”是廣東人常說的一句話。胃痛吃豬肚,骨折熬大骨,要是關節有毛病,那好辦,上市場來半只豬腳…… 每日到位的湯水,也成了不少人甜蜜的負擔,一邊感嘆湯真好喝,另一邊感嘆湯真的太多了…… ![]() 大胖妻子煲的蟲草花湯 補湯的功效到底是不是如民間傳言那般管用,我們尚有疑問,但“一點點事就想給你煲湯補補”的心卻是一份真真切切的關懷與愛意。 如果你遇到一個愿意給你補補的廣東對象,請珍惜! 不過,城畫君也想提醒大家,煲湯并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很多療效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證實,如果身體真的不適,還是需要找醫生、遵醫囑! ![]() 在廣東,如何快速終結冷戰,扭轉對峙局面?電影《行運超人》里的一場戲似乎說出了方法。 主角賴料布和葉孤紅吵架,眼看就要分手,下一秒,賴料布假裝無意地說了一句:“今天有湯喝嗎?” ![]() 沒有甜言蜜語,也沒有委曲求全,就是這樣一句家常話讓葉孤紅瞬間眉笑眼開,一段即將破裂的感情就此挽回。 ![]()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多少會有些矛盾,但即便吵了架,發了火,卻依然為你備好了湯。這壺湯,是一份早已備下的愛意,也是情侶間吵架時最好的“潤滑劑”。 ![]() 廣東人能用湯來表愛意,也能用湯來表哀傷。 當意識到自己的另一半可能有了外遇,已經出現長時間不回家吃飯的情況時,留在家中的那個人會說:“他今晚不回來喝湯了。” ![]() “我為你備好了湯,但你已在另一個家喝了湯。”比起歇斯底里地控訴,廣東人顯然更偏愛這種平靜地表達。 關于廣東靚湯,網上有這樣一句話:“老火靚湯,就是廣東人的心靈雞湯”。 確是這樣,水無味,但湯水有味。廣東人愛喝湯煲湯不只是因為湯水和肉糜本身,更是因為湯中難以割舍的人情味。一向含蓄內斂的他們喜歡把絢爛的心里話熬成湯,封在鍋里,細煮慢熬成了他們最深情的表達。 年輕人有他們的“煲湯路” 如今,煲湯已經不僅是爸媽會干的事,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閑暇之余也鐘情于煲鍋湯犒勞自己。和老一輩煲湯理念比起來,年輕人煲湯走的是一條科學健康路,選用器皿時會有更多斟酌,而平日忙碌的生活,使得他們更偏愛那些材料和做法都比較簡單的快手靚湯。 城畫君找了幾位有心得的煲湯小能手,挖來了一些湯譜和tips,來看吧~ · 蘿卜牛腩湯 · ![]() 湯譜來源-攝影藝術家@編號223做法:1. 首先準備材料:牛腩,蘿卜,黃芪,陳皮,甘草,姜,黨參,玉竹(沒有)、當歸(沒有),紅棗,白酒。蘿卜最好大塊入鍋煲煮再切。2. 將所有食材放進鍋里,加水燉。3. 一個半鐘時加冰糖&鹽,再接著燉半小時即可。 · 素湯 · ![]() 湯譜來源-攝影藝術家@編號223 做法:1. 首先準備材料:玉米、胡蘿卜、土豆、香菇,(編號223還放了幾粒甘草)。2. 少許香油(很重要,敲黑板),少許鹽,高壓鍋按下煮湯功能。3. 半小時后起鍋,放點香菜就完成了。這道菜鮮甜清爽,簡單易做,編號223非常推薦大家嘗試,“潮汕味道,比肉湯好喝!” 因為煲湯的嘌呤高,喝多了對身體不太健康,所以 編號223 的煲湯工具從砂鍋換成了高壓鍋,“因為高壓鍋它容易把食物給'壓爛’,這樣食材就不會煮太久,嘌呤會相對低一些,覺得可能會更相對健康點。” 另一位年輕人@包菜 則表示,如果家中沒有高壓鍋,用電飯鍋也是可以的。 · 玉米胡蘿卜豬骨湯 · ![]() 湯譜來源-煲湯愛好者@嘰嘰 做法:1. 首先準備材料:扇骨400克,紅蘿卜2根,玉米2根,蜜棗3粒,陳皮一小塊。2. 材料洗凈,玉米紅蘿卜切大塊,扇骨先焯水去掉豬氣味(這步很重要!)。 3. 所有材料一起放鍋里,大火煮開后15分鐘轉小火煲一小時,加少許鹽即可。 玉米胡蘿卜豬骨湯材料簡單,老少皆宜,且一年四季都適合飲用。嘰嘰 認為,這款湯無論是備料還是做法都很簡單,“沒什么考驗操作的,只要稍作整理放進湯鍋一煮就行,很適合廚房小白和平時忙碌的都市白領。” · 雞樅排骨雞湯 · ![]() 湯譜來源 羊只球@寧可食無肉不能餐無湯的中年少女 做法:1. 首先準備材料:新鮮雞樅,好一點的新鮮排骨,去了皮的雞切塊,金華火腿三五片,姜片。2. 排骨和雞“飛水”(“飛水”屬于自學課,不懂自查),連同火腿,放入深一點的鍋,加姜片,大火煮開,加入少許黃酒。3. 文火30分鐘后放入新鮮雞樅,繼續煮。煮至排骨肉骨分離,加入少許鹽即可。 敲黑板看考點:食材吃當季,雞樅可換成羊肚菌或竹筍。給雞去皮太“超綱”,買的時候請菜市場阿姨幫忙處理。除了“入門”湯,還有“進階”湯城畫君準備了幾道題??帶你揭開廣東人的“硬核”湯煲?? ![]() ![]() < 向左滑動查看正確答案 > ![]() ![]() < 向左滑動查看正確答案 > ![]() ![]() < 向左滑動查看正確答案 > 參考文獻: [1]白衛東 韓珍 趙文紅 錢敏,《淺談廣式老火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華南農業大學,2012年7月 [2]柴玉 龍泳伶,《廣東味道——老火湯》,中醫養生健康,2019,5(01):25-27.[3]歐陽覺亞、周無忌、饒秉才,《廣州話方言詞典》,商務出版社 #講講 你喝過最棒的湯是什么湯?你有什么獨家私藏湯譜嗎? 評論區等你哦!?? 本文編輯 雨衣 實習生 阿C ![]() ??了解更多廣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