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黃帝發現治療同一疾病的方法手段有所不同,為什么都能見效治愈。歧伯的回答是地勢使然。
說到地勢,大而言之,指地球上各大洲生存的人類,由于古代不相交通,才形成了不同膚色的人種。各自創造了不同的文明歷史。中而方之,我中華大地東西南北中氣候地理差別巨大,各地人的生活飲食習慣也大不相同,因此所得病也有所不同。治病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小而言之,一個小鄉,南北地勢也會有很多不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疾病。的使同一疾病,在各地人身上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可以說,每一個具體地點小區域,都有其特殊的氣候、物侯與人文特點。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條件下,這些方面更顯得特別突出。隔一條小河,雙方的語言都會有許多不同。更不要說健康狀態。隨著社會發展,各地更加統一,然而區別總是存在的,因歷史習慣性不可能很快完全消失。也還必然會保留一些特點,更有利于人類文明健康,更有利于各地天地人合一的追求和幸福。
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我國東方臨海,是太陽升起的方向。魚鹽是海邊生活人群不可避免的天然選擇。當地人與之相適應
,安居樂食,卻不得不受魚肉熱與食鹽過多而心血燥澀之害。這樣,那些人常常會生熱性癰瘍
,那里的人也發明了用砭石之類將膿血處刺破引流放散熱毒的治病方法。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我國西部,多高山而多金玉沙石,天地氣候中有一種多秋收冷縮趨勢,
在水土剛強的環境生活,居住在山上,日日面臨山風,人們穿衣民因地制宜,穿得厚而多毛皮。食物中脂肪肉類較多,病
邪不容易傷害這些人的剛強形體,卻容易傷害其內臟。那里人發明了用有毒性的草藥來治療傷內 臟的各種疾病。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我國北方古代更在北,氣候特別嚴寒,天地處于閉藏的狀態。環境惡劣,風寒冰冽,牧人們野處
而以乳肉為主,臟寒容易生滿實一類的病。那里的人發明了用艾草施灸的方法來治療寒性病的方法 。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我國南方熱而萬物長生養, 地勢低下,霧露水濕多,那里的人喜歡食酸,喜歡腐熟的食品。那
里的人皮膚也顯得黑紅一些,因濕熱而生的攣痹一類病也多。那里的人發明了用微針排放毒血毒 氣濕熱邪氣的治療方法。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祖國中部平原多,濕氣重,氣候適中,萬物豐富生長旺盛。民食雜而不過勞。普遍容易發生四肢萎軟無力時寒時熱一類病,那里的人發明了導引按摩方法治療疾病的方法。
故圣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圣人雜合而治,就是國家統一了,國土遼闊了,交通方便了,交流廣泛了,社會生產文化醫療各方面都更容易獲得迅速發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當世的圣人,能夠吸收五方特長,綜合運用各種治療手段,治療各地因地勢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疾病,創造出特別發達的中華醫藥寶庫,來維護中華民族的健康文明。
篇名異病是各地人有各種不同的病,方宜是各地方都有宜于當地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療方法發明出來。而如中華這樣統一的大國家,才能夠博采眾長,創造出特別燦爛的中華文明和醫藥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