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在A股上市的泰格醫藥(SZ:300347)擬通過H股方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BofA SECURITIES、海通國際、中信里昂證券、中金公司。 作為CRO(醫藥研發外包企業)龍頭之一,泰格醫藥過去幾年營收、凈利潤均取得快速增長,但營收賬款和商譽的走高也值得關注。在泰格醫藥之前,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兩大競爭對手都已經實現了“A+H”兩地上市。 營收、凈利潤快速增長 商譽及應收賬款問題需警惕 泰格醫藥所處的賽道是臨床CRO,主營業務包括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及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在帶量采購影響下,創新藥成為藥企發展趨勢,作為給創新藥“賣鏟子”的,CRO(醫藥研發外包企業)近年來備受關注。根據不同研發階段,CRO行業可細分為藥物發現、臨床前CRO和臨床CRO。臨床試驗是新藥研發中耗時最長、花費最高的環節,因此臨床CRO占整個CRO服務市場總規模比例超過6成。 除了臨床CRO,泰格醫藥在臨床前CRO賽道也有布局,其在港股上市的子公司方達控股(HK:01521)主要提供實驗室服務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等臨床前CRO服務,2019年方達控股收入約占泰格醫藥收入的25%。 2015年至2019年,泰格醫藥的營業收入由9.57億元增至28.0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0.8%;扣非凈利潤由1.45億元提升至5.5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0.1%,高于營收增速。 2017年至2019年,泰格醫藥的毛利率和扣非凈利率均穩健增長。毛利率由42.9%提升至46.5%,扣非凈利率由14.2%提升至19.9%。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凈利率明顯高于扣非凈利率,且兩者差距有擴大的趨勢,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公司投資收益較多。2019年,泰格醫藥轉讓股權取得的收益近1.8億元,占凈利潤的16.51%。 從三費方面來看,近三年,泰格醫藥的研發費用率普遍在4%~5%之間,與藥明康德等同行保持在同一水平;銷售費用率也不高,低于3%。公司費用的大頭主要集中在管理費用上,2016年管理費用率高達19.5%,近三年逐步下降,2019年已經降至12.5%。 現金流方面,2015年至2018年,泰格醫藥銷售商品的現金流入與利潤相匹配,經營性現金流穩健增長且高于歸母凈利潤。而到了2019年,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僅增長了1.15%為5.28億元,大幅低于8.4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因此,未來泰格醫藥的財務狀況及業績質量值得進一步觀察。 除了經營性現金流增速放緩,泰格醫藥的應收賬款和商譽風險也需要加以關注。2015年至2019年,公司的應收賬款由3.81億元增加到了10.75億元,商譽由4.7億元增加到了11.58億元。 商譽主要來自于泰格醫藥上市以來的多次并購。2014年,收購了專注臨床前CRO的美國方達醫藥;2015年,收購了專注學術型研究的北醫仁智;2016年,收購了專注醫療器械臨床CRO的捷通泰瑞。此外,泰格醫藥公司還收購韓國DreamCIS以及羅馬尼亞Opera等公司。不過,部分標的在收購后經營狀況并不是很好,甚至出現持續虧損、不能完成業績承諾且資產減值的問題。 全球化布局之下, 境內業務營收及利潤增速遠高于境外 泰格醫藥兩大主營業務中,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包含臨床試驗運作、醫學撰寫、翻譯及注冊、以及藥物警戒等;臨床相關及實驗室服務包括數據管理及統計分析、臨床試驗現場管理及患者招募等。 2019年,臨床試驗技術服務的營業收入近13.47億元,同比增長22.05%,營收占比為48.04%。臨床相關及實驗室服務營收達14.46億元,同比增長21.08%,營收占比為51.06%。兩大主營業務增速保持同步。 通過戰略收購與自建產能,泰格醫藥不斷深化自己的全球布局。2019年,公司在新加坡入組首例患者,擬打開東南亞市場;與Accerise成立合資公司,在日本提供國際多中心臨床服務;以1774萬美元收購了日本EPS3.06%股權,以加大開拓亞太區市場業務;子公司方達控股也持續在北美擴大產能。目前,泰格醫藥在全球已有123個服務網點(含中國香港、中國 臺灣),覆蓋800多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并在亞太、北美、歐洲等地區的10個國家設立海外子公司。 全球化布局之下,泰格醫藥境內外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穩健提升,且毛利率基本都保持在40%以上。不過,公司境內業務表現明顯更好,營收及凈利潤占比快速提升,2019年,境內業務的營收增速達到20.98%,境外僅為12.85%。 國內臨床CRO市占率第一 臨床CRO毛利率高于藥明康德 由于人力和材料成本低、患者基數大和疾病譜數多,以及2015年后一系列醫藥改革政策促使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我國臨床CRO市場一直處于高速發展態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5年至2019年,全球臨床CRO年復合增長率為8.7%,中國市場為29.3%。此外,沙利文預計到2024年,中國臨床CRO的規模將達到321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預計可以達到30%,是全球的3倍還多。 根據沙利文報告,以2019年的收入計算,泰格醫藥是中國最大的臨床合同研究機構(臨床CRO),也是全球臨床CRO前10強。目前,泰格醫藥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藥明康德,以及昆泰IQVIA、科文斯、精鼎等跨國企業。 2019年,競爭對手藥明康德臨床CRO業務營收為10.63億元,增速幾乎翻倍。不過臨床CRO并不是藥明康德的強項,只占公司營收比例的8.27%。為了搶占市場,藥明康德臨床CRO犧牲了部分利潤,毛利率由2018年的29.29%降至2019年的24.32%。而泰格醫藥2019年總營收28.2億,毛利率為46.5%,營收規模和毛利均高于藥明康德。 據悉,泰格醫藥擬港股上市募集的資金主要將用于增強臨床CRO業務服務能力、以及進行潛在的業務收購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