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摘要3】 李某,女,19歲,學生。2017年1月8日來診。患者于2天前,因天氣驟然變化受涼后出現惡寒發熱,流清涕。現癥: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聲重,流清涕,打噴嚏,咽癢,咽痛,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脈浮緊。 請與時行感冒相鑒別(助理不考)。 【參考答案】 中醫疾病診斷:感冒 中醫證候診斷:常人感冒-風寒感冒。 中醫辨病辨證依據(含病因病機分析):以惡寒發熱,鼻塞聲重、流清涕為主癥,辨病為感冒。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聲重,流清涕,打噴嚏,咽癢,咽痛,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脈浮緊,辨證為風寒感冒。外出受涼,感受寒邪,風寒外束,衛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病位在肺衛,病性屬表實寒證。 中醫類證鑒別:普通感冒病情較輕,全身癥狀不顯著,很少有傳變和流行性。時行感冒病情較重,發病急,全身癥狀顯著,可以發生傳變,而化熱入里,繼發或合并他病,具有廣泛的傳染性、流行性。 中醫治法:辛溫解表。 方劑:荊防敗毒散加減。 藥物組成、劑量及煎服法:荊芥10g防風12g羌活9g柴胡9g前胡12g桔梗6g甘草5g川芎9g枳殼9g杏仁10g 3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病案摘要4】 薛某,女,26歲,未婚,職員。2017年3月16日就診。患者近3年工作壓力大,憂愁煩悶,而出現心中悸動不安,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多夢,五心煩熱,盜汗,口咽干燥。遂來就診。舌紅少苔,脈細數。 請與奔豚鑒別(助理不考)。 【參考答案】 中醫疾病診斷:心悸 中醫證候診斷:陰虛火旺證。 中醫辨病辨證依據(含病因病機分析):患者由于工作壓力大、憂愁煩悶,而出現心中悸動不安,失眠多夢,中醫辨病為心悸。五心煩熱,盜汗,口咽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辨為陰虛火旺證。長期憂愁煩悶,急躁易怒,郁久化火,肝腎陰虛,水不濟火,心火內動,擾動心神。病位在心,病性屬里屬虛。 中醫類證鑒別:奔豚發作之時,亦覺心胸躁動不安。奔豚乃上下沖逆,發自少腹;而心悸為心中劇烈跳動,發自于心。 中醫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方劑: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減。 藥物組成、劑量及煎服法:生地黃15g麥冬15g五味子6g桔梗10g當歸10g遠志6g柏子仁10g丹參15g茯苓10g酸棗仁10g天冬10g人參10g(另煎兌服)玄參10g朱砂0.5g(沖服) 3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