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為治病就醫依據! ◆田中明 感 冒 【概述】 感冒是由于外感風邪或時行邪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咳嗽、全身不適、脈浮等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其臨床表現與西醫學所稱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體炎、喉炎等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診斷要點】 (一)臨證以衛表及鼻咽癥狀為主,脈浮。 (二)時行感冒多呈流行性,且病癥相似,多突然起病,惡寒、發熱(多為高熱)、周身酸楚、疲乏無力,病情一般較普通感冒為重。 (三)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傳變,時行感冒少數可傳變入里,變生它病。 (四)四時皆有,以冬春季節為多見。 (五)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六)本病應注意與風溫早期相鑒別。 【辨證論治】 (一)風寒證 癥狀: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發熱或發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柴胡各、前胡、川芎、枳殼、羌活、桔梗、薄荷、甘草 (二)風熱證 癥狀:發熱或高熱,微惡風,鼻塞噴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例方:銀翹散加減。 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三)暑濕證 癥狀:發熱,汗出熱不解,鼻塞流濁涕,頭昏重脹痛,身重倦怠,心煩口渴,胸悶欲嘔,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飲加減。 香薷、銀花、鮮扁豆花、厚樸、連翹 (四)表寒里熱證 癥狀:發熱,惡寒,無汗口渴,鼻塞聲重,咽喉痛,咳嗽氣急,痰黃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黃白相兼,脈浮數。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風。 例方:雙解湯加減。 薄荷、荊芥、桑皮、銀花、酒黃芩、石膏、酒大黃、赤芍、牡丹皮 外治療法 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適用于各證型感冒;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風門等穴,每日1次。 本平臺所發文章,僅供參考! 尤其中醫方藥介紹、健康保健知識介紹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詢當地專業醫生,以當地專業醫生的意見為準! 本平臺致力于中醫方藥介紹;健康保健知識普及;中醫藥文化推廣;中醫藥健康答疑以及各科醫療信息、專家介紹、田氏醫療人員介紹等。 歡迎醫療專業人士來稿(來稿必須真實可信,文責自負,并附作者簡介、真實工作單位和近期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