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豬苓9g,澤瀉12g,滑石15g,生薏苡仁30g,生阿膠9g,大黃3g。 【功用】滋陰清熱利水。 【適應證】泌尿系感染及婦女盆腔炎、腎炎、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水熱互結,邪熱傷陰所致的發熱等。 【胡希恕醫案與臨證心得】王某,男,30歲。初診日期1966年6月11日。患前列腺炎已6個月余,已服中西藥治療,療效不理想。現癥:腰痛,時小腹痛,或睪丸墜脹痛,時尿道澀痛,大便時,尿道口有乳白色黏液流出,尿頻而量少,尿色紅黃,口干思飲,舌苔白根膩,脈弦滑。證屬濕瘀阻滯,治以利濕化瘀,予以豬苓湯加生薏苡仁大黃:豬苓9g,澤瀉12g,滑石15g,生薏苡仁30g,生阿膠9g,大黃3g。 結果:上藥只服2劑,癥大減,因腰痛明顯,上方加柴胡桂枝干姜湯,服15天,癥狀基本消失。 【解讀賞析】胡先生常用豬苓湯加減,治療腎盂腎炎、膀胱炎、急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其主要辨證依據是口渴,即屬內熱者。本例雖有腰痛,但無明顯表證,而有口于思飲,尿道澀痛,尿黃等,以濕熱夾瘀為著,故以豬苓湯加生薏苡仁、大黃,利濕化瘀,使邪去癥已。 趙羽皇曰:“張仲景制豬苓一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水熱,然其旨全在益陰,不專利水。蓋傷寒在表,最忌亡陽,而里虛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家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陰虛過于滲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膠養陰,生新去瘀,于腎中利水,即于腎中養陰。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熱,亦于胃中養陰。佐以二苓之淡滲者行之,既疏濁熱,而又不留其瘀壅,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顧太陽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陽職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也。陽明、少陰之用豬苓、以二經兩關津液,特用阿膠、滑石以潤之,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 臨床上豬苓湯是治療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腎盂腎炎以及尿路結石、腎積水等泌尿系疾病的專方。劉渡舟先生治療過一中年女性,經常患尿路感染,動輒發熱、尿血。先用柴胡桂枝湯不效,后改用豬苓湯加梔子卻獲效滿意。遂后,病人將此方廣泛傳播與患有類似疾病的中年婦女,竟然均有效果。該類病人常常伴有心中煩躁,每加梔子、連翹、黃芩以除煩。也有與四逆散合方使用的機會。泌尿系感染出現的尿頻、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征與下利的里急后重表現很相似,只不過是部位前后的不同。尿路結石伴有疼痛者,則要與芍藥甘草湯合用;腎積水者再加牛膝。還曾治一腎積水病人,其人腰酸腰痛,上腹部有壓痛,以本方與大柴胡湯合用取效。另外,豬苓湯在生殖系統疾病中運用也相當的多。女性的盆腔炎、附件炎、陰道炎癥見帶下量多色黃,經來腰酸腹墜,常加黃芩、黃柏、連翹、梔子或合用二妙散。這種配伍也同樣適合于男性前列腺炎的治療,尤其那些嗜酒者,下肢有水腫者。本方還可以與四妙散合用治療痛風;加梔子、連翹治療失眠;治療小兒、老年人的下利等。《傷寒論》也有“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的治驗。 豬苓湯與五苓散有很大的不同。病位上,五苓散主全身的水液代謝異常,豬苓湯則側重于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為主的下焦疾病。病性上,五苓散用桂枝,又要白飲服,服后須多飲暖水,其證偏寒;豬苓湯用滑石,其證偏熱;舌象上,五苓散證舌體多胖大,邊見齒痕,舌苔白,豬苓湯證舌多紅而少苔。豬苓湯方中的滑石主治小便不利而赤,阿膠主治血證。有人認為阿膠是養陰藥,但究竟是養腎陰還是肝陰肺陰,很難說清。阿膠本為止血藥,《傷寒論》第84條:“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點出了下焦濕熱者易患尿血的潛在病理,指出了淋家與尿血的內在關系。臨床所見,泌尿系統炎癥、結石多有血尿癥狀或者是鏡下血尿,用阿膠止血也是符合實際的。五苓散證是沒有血尿,這是二者的重要不同。五苓散可治汗出異常,豬苓湯證卻不可用于汗出過多。張仲景說“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看來,豬苓湯和五苓散在運用上是可以區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