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螺釘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很多骶骨骨盆固定的問題,常規骶髂螺釘固定術的操作是在C臂X線機透視監視及引導下進行的。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骨盆骨折經皮微創技術中的骶髂螺釘固定的手術技巧。 手術適應證
螺釘通道
▲ 骶骨翼斜坡后方、S1神經根管前方的S1椎弓根是螺釘置入的安全區
▲ 在CT三維重建上顯示的S1、S2椎弓根形態及S1神經根管,可見S1神經根管自內上走行向外下,其上部由S1椎體和S1椎弓根下部構成;
▲ 骶骨矢狀截面,白色部分標識的區域為安全區:放置一枚螺釘時,應該位于白色區域的中央。如果放置兩枚螺釘,上方螺釘應位于椎體的中部,下方螺釘必須偏前放置;
▲ 對于骶骨翼存在凹陷的患者,應該用CT評估螺釘進入的安全通道:S1螺釘進入的安全通道,角度更偏向前方(A);S2螺釘進入的安全通道(B);進針點位置:做一與髂骨后緣平行的直線,距離髂后上棘1.5cm的距離,在該線段中點兩側即是進針點(C) 體位及術前準備
骨折的復位與固定 復位注意事項: 在置釘之前必須獲得良好的復位,特別是對于經骶孔的骨折,要求解剖復位,否則骶神經卡在骨折之間會造成醫源性神經傷,如果閉合復位失敗,則改為切開復位不要心存僥幸。 復位技巧
固定:經皮置入7.3mm的空心釘。
A:側位C形臂投照角度:標準的側位應觀察到雙側坐骨大切跡重合,雙側的ICD線重合清晰可見; B:側位是透視所見X線片,圖中分別置入了兩枚導針分別自S1、S2椎弓根至S1、S2椎體; C:入口位C形臂投照角度:大約與患者呈50°; D:根據透視的Ⅹ線表現仔細調整透視角度,使S1、S2椎體前緣重合,在該位置可以觀察髂骨翼是否存在凹陷畸形,以及進針過程中導針是否突出髂骨翼前方皮質;
![]() A:出口位C形臂投照角度:大約與患者呈45°; B:在出口位可以觀察進針是否超出髂骨翼上緣以及螺釘末端是否穿入L5、S1椎間盤; C:患者置入S1、S2兩枚螺釘的切口及導針;
![]() ![]() ▲ 通過導針擰入7.3mm螺釘時,監測骶髂關節復位和加壓情況
![]() ![]() ▲ 針對骶髂關節脫位、骶骨骨折,該螺釘置入方向稍有不同,骶髂關節螺釘始于髂骨的后側和尾側,垂直于骶髂關節面向頭側和前側置釘:固定骶骨骨折的螺釘通常水平放置,通過骶髂關節面,螺釘較長。 A:出口位觀察,患者右側為全螺紋骶骨拉力螺釘;左側為半螺紋骶髂關節拉力螺釘;B:入口位觀察 術后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