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根據不同原料、制作工藝和發酵程度,除了劃分出傳統六大茶類,普洱茶、花茶等也是比較常見的茶葉類型。因為茶葉成品在外觀、香氣、口感等方面存在的細微差異,每一個茶葉大類又可以細分出許多小類,比如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等都屬于綠茶類。如果僅看茶名,其實很難將茶葉進行準確歸類,相信很多剛入門的茶友都曾將安吉白茶誤以為是白茶、將大紅袍誤以為是紅茶。本期文章筆者就為大家細數一下那些“名不副實”、容易令人混淆不清的茶葉種類。由于茶名里直接帶有“白茶”二字,將安吉白茶誤認為是白茶的頻率極高。安吉白茶產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鮮葉按綠茶工藝加工,滋味鮮爽,屬綠茶類。制作安吉白茶的原料,選自當地特有的白茶樹,這其實是一種茶樹變種,因為春季發出的嫩芽葉色很淡,接近于白色,所以被稱為“白茶”種,安吉白茶也由此得名。大紅袍茶名中的“紅”字,很容易讓新茶友誤以為是紅茶。大紅袍是中國特種名茶,產于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青茶)類。與講究鮮嫩的紅茶、綠茶等不同,大紅袍的鮮葉采摘標準為新梢芽葉成熟葉(開面三四葉),過嫩或過老都會對香氣和滋味產生影響。包括萎凋→攤晾→搖青→做青→殺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在內,大紅袍的制作結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工藝,是工序最多、技術要求最高、最復雜的茶類。君山銀針干茶白毫顯露,且茶名中帶有“銀”字,很多人容易將其誤認為白茶。從制作工藝來看,通過殺青、攤晾、初烘、初包、再攤晾、復烘、復包、焙干等工序制成,君山銀針其實屬于黃茶類,因產于岳陽洞庭湖君山、形細如針而得名。由相對粗老的芽葉,以及色澤偏深或者發黃的葉片,經后期加工制成的普洱茶,為了便于區分,也被稱為“老黃片”,或“黃金葉”。老黃片,僅指用料比較粗老,與存儲年份無關。由于老葉糖類物質含量較高,老黃片喝起來苦澀較弱,更甜更潤。茉莉花茶的茶胚為綠茶,采用“窨香”工藝,通過把茶與花混合放在一起的方式,讓茶葉充分吸收花香,再將茉莉花去除之后,就制成了茉莉花茶。所以,好的茉莉花茶中一般看不到花瓣,但可以嗅聞到濃濃的花香。以原料和制作工藝為依據,才能對茶葉進行準確歸類。如果僅看茶名就自動對號入座,很容易造成望文生義,茶友們在日常品鑒時還需多加注意。 以原料和制作工藝為依據,才能對茶葉進行準確歸類。如果僅看茶名就自動對號入座,很容易造成望文生義,茶友們在日常品鑒時還需多加注意。(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作者:至夏、說茶網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