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夢令 阮籍 與 酒 “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國魏詩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老莊之學,嗜酒放誕,有《詠懷詩》傳世。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國魏詩人,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老莊之學,嗜酒放誕,有《詠懷詩》傳世。 其實,酒是一種道具,象翩翩公子手中的折扇,不為納涼,只為表明身份。 自古以來,詩酒不分家,瀟灑如李白等,一直是壺中自有天地。對李白的佯狂,心知肚明的杜甫寫了《飲中八仙歌》,來戲謔老友。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不僅天子呼來不上船,還敢自稱是酒中仙。那一份從容,一份傲岸,雖有作秀的成分,卻足以讓后人嘆為觀止。 詩人阮籍也喝酒,他比李白要早生五百年,酒量不見得比李白小,但和李白相比,阮籍的喝酒就不那么瀟灑了,甚至還有點拘謹。 李白是仰首鯨飲,阮籍呢,則掩袖啜飲。如果說酒是李白的可口可樂,對阮籍來說,卻是救命的口服液。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竹林七賢之一,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建安七子阮瑀之子。史載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嗜酒能嘯,善彈琴”。 阮籍作為名士級帥哥,自然是眾多政治勢力爭奪的香餑餑。但阮籍審時度勢,知道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在時代的暮色中已消逝殆盡,像父親一樣建功立業已成為夢想。 唯一能做的是逃離,逃離這烏云密布的夢魘世界。太尉蔣濟想讓阮籍出仕,阮籍逃離了,曹爽輔政,召為參軍,阮籍又藉口生病,逃回田園。 后來,在曹氏和司馬氏集團斗爭的羅網中,阮籍更象一只鳥,頻頻扇動翅膀,卻無處可逃。 阮籍無奈之余,他想到了酒。一個偶然的機會,阮籍聽說步兵校尉兵營的伙夫善于釀酒,且存有三百斛正宗好酒,便上書申請擔任步兵校尉一職。以酒為調動工作的理由,阮籍恐怕是千古一人,但更令人驚訝的是,司馬昭竟然同意了。 其實司馬昭明白,阮籍雖然合作得不太積極,但他并沒有公然站出來唱對臺戲。以阮籍的名氣,殺了他反而會招致非議。不如以酒為牢,將他幽禁起來,還落個善待名士的美名。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有了這個金字招牌,酒反倒成了阮籍一副柔軟的鎧甲,從此他的一生便躲在里面。晉文帝想為武帝向阮籍的女兒求婚,在常人看來,這種攀龍附鳳的機會千年難遇,但阮籍不置可否,卻酩酊大醉六十天,晉文帝始終沒有機會,只好做罷。 曾陷害過嵇康的鐘會,也多次用引蛇出洞的伎倆,引誘他臧否時事,想抓住他的小辮子,給他穿小鞋子。但阮籍始終醉態可掬,鐘會只得悵悵而去。 酒也是一道華美的屏風,橫亙在阮籍和世俗之間。阮籍不拘禮節,往往出語驚人。口雖不談人是非,但對人卻作青白眼。 阮籍母親去世時,他正和別人下棋,堅持下完棋后,飲酒二斗,吐血數升。阮籍有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了同道中人,則青眼視之。同事嵇喜來吊唁,阮籍只是翻翻白眼。不久,嵇喜弟弟嵇康挾酒撫琴來慰問,阮籍很高興,對嵇康青眼有加。 在屏風后面,阮籍感到解脫,但隨即一種透骨的孤獨漫延全身。阮籍常常駕車狂奔,騰起的煙塵遮住了夕陽,前面或古木森森,或湍流急急,阮籍揚起的馬鞭不知落向何處? 良久,忽然悲從中來,一滴碩大的眼淚象流星一樣流向天宇。 酒更是一方清水,照見阮籍的真性情。鄰家當壚沽酒的少婦美貌絕倫,帥哥阮籍愛看美女,也不避嫌,有事沒事喜歡到那里小酌一番,喝醉了,便臥倒在美女旁邊。美女的丈夫看見了,并不以為意,只是一笑了之。 有一位才色兼備的陌生女子早夭,阮籍聽說后,徑直到其家憑吊,不管其父兄如何莫名驚詫,直哭得一塌糊涂。 沒有人知道,其實阮籍哭的是他自己。阮籍時乖命蹇,在夾縫里生存,喜怒不能自已,只能借少女的早夭,來抒發自己的郁郁情懷。 其實,阮籍是有政治抱負的,并不僅僅是個純粹的酒徒。在和酒相遇之前,阮籍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帥小伙,以兼濟天下為已任,渴望建功立業。 但風雨如晦的時代,最終以酒淋濕了他的一生。唯有八十多首《詠懷詩》,在越來越深的歷史小巷里,最終搖曳成阮籍風雨中孤獨的身姿。 景元四年,暮年的阮籍登上廣武山(今河南滎陽東北),憑吊楚漢古戰場。站在獵獵風中,他說出了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在英雄與豎子之間,阮籍選擇了酒,這柔軟的液體,卻使他堅強而睿智。 文|如夢令 圖|網絡 中國鐵路作協會員,文學碩士。 叩古問今,溯尋歷史的沉靜女子。 日落參禪,聞雞練劍,心如枯木,月映千潭。 或許您還喜歡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