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從這一天開始也就意味著夏天結束了,正式要進入秋天了;古人對于秋天有著一種獨特的情感,往往會顯得更加悲傷,畢竟有“悲春傷秋”一說,也就是說春天的時候悲傷,到了秋天就應該是傷感了,這樣的一種情感變化,也是來自于他們對于自然,以及對于生活最真實的感受;這樣的作品也是最能夠打動我們,而且表達出來的情感也更加深沉。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這首《立秋日登樂游原》,寫得就很傷感,當時他一個人去到長安郊外的樂游戲原,原本是想要散心,可是滿眼的秋色,卻讓他感慨萬千。回想過往的歲月,還有當下的生活,使得白大詩人生出了許多的憂愁,所以這首詩句句傷感,無一字不憂愁,讀來也是令人悲痛萬分,這樣的作品也是最不應該忽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立秋日登樂游原》 唐代: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詩時期著名詩人,而且他的詩也是膾炙人口,很多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重要的詩集里,另外在我們課本里也是時常會出現,所以提起這位詩人,相仿對于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不過很多人對于這首《立秋日登樂游原》,可能相對比較陌生一些,畢竟這首詩名氣并不是很大,不過寫得同樣很感人。 從這首詩的字面上來看,好像只不過是寫了當時的心境,還有內心的孤獨之感,其實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詩人一種思鄉之苦。樂游原也是長安有名的景點,很多的詩人都在去游玩過,也都留下了傳世名篇,譬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登樂游原》就是千古名篇。白居易這首同樣很孤獨,也非常的傷感,字里行間充滿了憂愁,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當時復雜的心境。 一個人在曲江游玩,走在上面自言自語,這是由于我非常的傷感,只好騎著馬緩緩地來到樂游原。在這開篇的第一二句中,白居易先是寫下了當時感受,正是由于很孤獨,一個人原本是曲江游玩,可是非常的傷感,只好又是去到樂游原,這兩句著實是很一般,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但是我們只要再結合下面的兩句,這個時候才會發現,白居易更多的還是在表達一種人生悲痛。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最后兩句可謂是直抒胸臆,沒有任何的過渡,直接把當時的心境,還有骨子里的憂愁,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展現得淋漓盡致;秋風瑟瑟,還有一些涼意,這些風吹著我的白頭發,以及花白的兩鬢,誰讓現在已經是秋天,這讓人更為傷感,感受到了秋天的無奈,還有對于故鄉的思鄉之苦。在這兩句中,白居易重點是刻畫心理變化,也讓這首詩有了一種淡淡的憂傷。 白居易很多的作品都充滿了憂愁,也都有著一種悲痛之苦,其實現實生活中的白居易,同樣也是郁郁不得志,還一度被貶江州,作為一位才子,白居易有著遠大的人生志向,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去實現人生理想,但是卻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悲痛萬分,以至于作品里的憂愁呼之欲出。這首《立秋日登樂游原》盡管看似很普通,但是讀來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有著詩人最為深沉的悲痛之苦,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