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黃芪3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紅花10g,防風10g,茯苓10g,牛膝2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1次。 【功效】適用于心力衰竭,證屬心陽虧虛、氣虛血瘀者,癥見心悸氣喘,動則尤甚,畏寒肢冷,腰酸,爪甲略黯,下肢水腫,小便短少,舌質紫黯、有瘀斑,苔薄白,脈沉澀而無力或結代。 【方解】徐欣欣認為,心力衰竭病機為心氣心陽衰微,推動無力,血脈瘀阻,導致心悸、怔忡、胸痹等癥。補陽還五湯功能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生用黃芪大劑量則力專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補元氣,配其他6味活血祛瘀藥不在逐瘀,而在于活血通絡,適用于本型心力衰竭。 【加減】胸悶明顯者,加瓜蔞20g,薤白10g;頭昏重者,加天麻10g,鉤藤10g;雙下肢水腫者,加澤瀉10g,茯苓10g,白術10g。 【醫案】張某,女,64歲,退休工人。有冠心病病史5年,素有胸悶,體力活動能力減退。近3個月來胸悶加重,上一層樓梯即胸悶、氣促明顯,伴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午后明顯,大便干結,胃納減退,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實驗室檢查:肝、腎功能,血、尿、糞常規均正常。心電圖求:T波改變。X線胸部攝片示:心力衰竭改變。心臟B超示:左室間壁節段性運動減弱。考慮到該患者病因乃心陽虛,血行無力,瘀阻血脈,故予補陽還五湯加薤白、瓜蔞等治療10日,胸悶等癥狀明顯減輕,夜間能平臥,胃納好轉。 【方源】徐欣欣.補陽還五湯治療心力衰竭32例.吉林中醫藥,2006,26(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