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太有名氣了,要知道她可是我們中國古代大名鼎鼎的“四大美女”之一呢,到了諸暨,就一定要去西施故里看看,它是諸暨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新建的牌樓,采用的是江南建筑常用的青黑色瓦片作為牌樓的寬檐,門楣之上是一塊白色的匾額,上書“西施故里”四個大字。
西施故里景區(qū)是開放式的,不需要買票入內(nèi)。不過其中西施殿、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民俗館、鄭氏宗祠是收費景點,若打算入內(nèi)參觀,建議直接購買聯(lián)票。其中西施殿在其他幾個景點的對岸的苧羅山下,需要過浣紗大橋或者浮橋。
牌樓右邊是一個荷塘,邊上有一組浣紗女群雕,青銅雕制的浣紗女姿態(tài)各異,向我們展示了古代越女浣紗的情景。
進入門口,對面有一個照壁,上面刻著毛澤東一句話:“諸暨是個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畫家王冕都出在這里”。這句話是1959年8月21日,毛澤東巡視南方達到諸暨,在專列上召見當時的諸暨縣委書記孫子甫等同志時說的。
我來到景區(qū)內(nèi)浣紗江邊,這是一片以浣紗江為主要景觀的軸心江景區(qū),這里展現(xiàn)的便是最平常、最樸實的江南景觀。一條清澈蜿蜒的浣紗江靜靜地流淌著,河堤上有幾組銅像,有關(guān)浣紗的。傳說二千四百多年前的美女西施就是在這條河里跟她母親一起洗衣,如今這河水依然是那樣的清澈,河的兩岸仍然有許多人在這里浣紗。
景區(qū)道路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木棧道連著水岸,有船碼頭,木棧道的盡頭,可以通過浣江浮橋到達對面的西施殿。上層是一條步行街叫“古越街”,沿街都是店鋪,一直通往廣場上的鄭氏宗祠。
如果你不想花錢去看一些人工景點,只是沿著仿古的古越街喝茶購物,或在浣江邊的棧道散步,看看江邊那些浣女雕塑,也是很愜意的。
沿著景區(qū)的一條叫做“古越街”行走,街兩邊的古樸的建筑里,個個都是美食坊,有:“西施團圓餅”、“蒸工夫菜館”等等,許多都是我第一次見到,喜歡美食的人在這里可以大飽口福。
街的盡頭是一個廣場,這里雖不算開闊,但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嬌小玲瓏,猶如一個富家人的后花園,
夏天這里荷花盛開,春秋水平如鏡,都是江南好景致。
廣場上的古戲臺
古戲臺對面的鄭氏宗祠,正門匾額上書“鄭氏宗祠”。大門東西邊間匾書有“宗風永漾”和“德布春光”。階沿正間柱上書“一脈真?zhèn)髟恢以涣x,兩門正路惟讀惟耕”。
走過石橋,來到了廣場上,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雕塑,有一個小女孩子正在模仿雕塑人物干活呢……
諸暨“三賢”是指元代以畫梅著稱的知名畫家王冕、元末明初杰出文學(xué)家楊維楨和明末清初一代畫壇宗師陳洪綬。這三位在中國歷史上享有盛名的文化藝術(shù)大家,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浙江諸暨楓橋鎮(zhèn)。
三賢館因山就勢,依勢而建,建筑外觀造型美觀、古樸、精致,具有文化品位,和西施故里旅游區(qū)的局部風格相協(xié)調(diào),是西施故里旅游區(qū)的景觀亮點之一。
景區(qū)內(nèi)那些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古代勞動人民勞動時的情景,其中,一位婦女手中拿著飼料,正在喂家中的雞鴨呢!
西施常浣紗于溪,后人將她經(jīng)常浣紗的這條江稱浣紗溪。在當年西施浣紗之處有一大方石,古樸蒼褐,上鐫“浣紗”二字。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手筆。據(jù)說,西施浣紗時,這塊巨石會隨西施之意而沉浮。水淺時下沉,水漲時上浮。在此浣出的紗,潔白光亮,還能飄出一種獨特的清香。當年,越國大臣范蠡就是在此覓到了西施。
西施本名為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當時諸暨乃越國都城!她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西施之所以留名,不單單是因為美貌,而是與春秋末期吳國滅亡有關(guān)系。公元前494年吳越之戰(zhàn),吳國大勝,俘虜越王勾踐。三年后勾踐返回越國臥薪嘗膽,送上美女西施給吳王夫差消磨其意志,終于在公元前473年消滅吳國。
為紀念西施,前人在西施故里建造了西施殿??箲?zhàn)期間西施殿遭到破壞,如今僅存后殿一角,在“文革”時破壞更為嚴重。西施殿在1986年開始重修,1990年基本建成并對外開放。
廣場旁有個荷花池,開了不少荷花。
在廣場的東側(cè)是范蠡祠。
范蠡祠,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財神廟、魁星閣、三星廟等相關(guān)建筑組成。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雞山,氣勢恢宏,采用清代民間建筑風格,黛瓦粉墻,古樸典雅,帶有濃郁的江南民間建筑藝術(shù)特色。
進門一道照壁,上面寫著“竹帛照吳越”幾個字。諸暨是范蠡出道的地方,并在此生活12年。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yè)理論家,楚學(xué)開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稱為“商圣”。
范蠡與西施的故事:公元前494年,越國攻打吳國,越國戰(zhàn)敗,被迫向吳國求和請降,為表示臣服,越王勾踐在范蠡陪同下到吳國為奴,在吳國,勾踐老老實實干苦力活,逐漸贏得了夫差信任。三年后,夫差赦免勾踐、范蠡回國。回國后,勾踐下定決心打敗吳國,報仇雪恥。范蠡、文種等人出了不少主意,計謀送給夫差美女,以消磨他的意志。范蠡到民間物色美女,民女西施和鄭旦被選中送到吳國。夫差見到這兩個絕色女子,非常高興。在這一過程中,范蠡與西施產(chǎn)生了感情,并私訂終身。越國于公元前473年打敗吳國,實現(xiàn)了復(fù)仇的目的。范蠡立有大功,被封為上將軍,但是他卻急流勇退,毅然離開越國,帶著戀人西施泛舟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