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自從坦克君接了寫187工程這個活之后,一直感覺比較“喪”,因為前蘇聯的187工程直到今天仍然屬于保密范圍;網上沒有權威的官方資料,只有一些零散的官方留出資料和坦克愛好者們自己挖掘的資料。所以坦克君只有靠自己在這些渺如煙海的資料中自己去發掘和對比,不過還好,靠著這么多年的經驗,坦克君還是大致拼接出了187工程的樣貌;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款“蘇聯版的豹2”——187工程! 某載具游戲中的187工程,已經被異化得面目全非了 3T的缺點——要說清楚187工程,就得從T-64、T-72和T-80這“3T”的缺點說起;說到這3T的缺點,可能大多數小伙伴想到的都是:裝甲防護不足,老是飛炮塔;火力太弱,自動裝填機限制了穿甲彈芯的長度;人機工效太差,乘員容易疲勞;死抱著機械式變速箱不放,坦克的靈活性不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從T-72歷次實戰的表現來看,防御能力不足確實是一個缺陷 其實,前蘇聯的“3T”的所有缺陷都源自最早的T-64:T-80是在蘇軍高層實在無法忍受T-64上那款5TD兩沖程柴油機那糟糕的可靠性后,下令列寧格勒設計局研制的一款“可靠的T-64”;而T-72可以看成是蘇軍被T-64的價格嚇到后,要求下塔吉爾研制的一款“簡化版的T-64”。所以這三型坦克打娘胎里就帶著前述所有缺陷的總源頭——個頭太小! VT-4與T-84的對比照,可以看到VT-4足足比T-84“高了一個頭” 在巴基斯坦對比測試的VT-4與T-84,可以看出VT-4比T-84M要大得多 從以上兩圖就可以看出,就是VT-4這種“中型身材”也要比T-84(與T-80尺寸相同)大得多,如果與西方那些高大的主戰坦克相對比,T系坦克簡直就是個“矮冬瓜”! 參加希臘主戰坦克競標的T-80UE與M1A2的同臺照,與高大的M1相比T-80UE簡直就像一個“玩具車” 要知道T-80/84已經是“3T”系列中體積最大的了,T-72和T-64的整體尺寸還要小于T-80!誠然,坦克的體積越小被彈面積越小,被擊中的可能也隨之減小;另外還可以降低坦克的重量,減輕發動機和行走系統的負擔。但是就像把“一塊8磅的肉塞進一個6磅的袋子”一樣,嚴格限制主戰坦克的外部尺寸帶來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舉個兩個例子: T-84M與T-90MS的車長周視儀 注意上圖紅圈里的車長周視儀,T-84M與T-90MS的車長周視儀都高高的聳立在炮塔的頂端,顯得十分巨大且突兀;對比之下VT-4的車長周視儀就顯得十分小巧而精致。 VT-4的車長周視儀,顯得小巧且精致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因為VT-4的炮塔內有足夠大的空間,足以收納車長周視儀的各種設備,僅僅只需要將光學鏡頭放在炮塔外部;而T-90和T-84這些源于“3T”的現代化改進型無一例外都繼承了“3T”那窄小的炮塔,里面根本放不下車長周視儀的各種設備!只好委曲求全的把整個周視儀放都在炮塔外邊。 另外,坦克的體積太小不光會造成炮塔內放不下車長周視儀,還會給坦克帶來防御上的致命弱點: T-72B的復合裝甲覆蓋區域,淺色區域是復合裝甲,陰影區域沒有覆蓋 上圖是T-72B的復合裝甲覆蓋區域,有陰影的區域是沒有復合裝甲覆蓋的;從上圖可以看出T-72的正面復合裝甲覆蓋的區域很小,大概只占正面總面積的45%左右,而且最奇怪的是駕駛員的正面(紅框內)沒有復合裝甲!?如果說炮盾沒有復合裝甲是因為火炮能提供額外的防護,那駕駛員正面那個極易中彈的地方為什么沒有用復合裝甲覆蓋呢? 我們從里面看看就知道了: T-80的駕駛員位置,T-72和T-64的結構與之相同 因為這個地方要布置駕駛員的潛望鏡,由于尺寸的限制迫不得已只好把復合裝甲挖掉一塊,造成了一個防御的弱點。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其實3T是三型設計得很“恰好”的坦克,狹小的車體窄小的炮塔都注定了這三型坦克的生命力極其短暫,沒有什么升級的余地。所以要想從根本上突破3T的缺陷,只有推倒重來一途! 不管是T-84還是T-90都沒能跳出“3T”的巢臼,3T所有的缺陷都被它們一個不少的繼承下來 蘇聯的豹2——187工程①一切要從186工程說起 1984年T-72的中最成熟的改進型T-72B正式服役,下塔吉爾設計局就開始針對T-72的缺陷開始研制一款T-72的后續車型,項目代號186工程。186工程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上與T-72B相比都有了重大升級—— ![]() 186工程是下塔吉爾突破T-72框架的第一次嘗試,上圖為186工程的2號樣車 首先,186工程采用了一個由壓延鋼板焊接而成的扁平炮塔替代了T-72上的那個鑄造炮塔,有效的提高了炮塔的防御性能,同時也大大減小了炮塔的防御弱點。 ![]() 186工程的焊接炮塔設計草圖,同時這個炮塔后來成為了T-90M的焊接炮塔的原型 其次,186工程將車體加長了350毫米,并采用了最大可以輸出1600馬力的2B-16型16缸X型柴油發動機(注意這個“2B”可以理解成2倍的B型柴油機)與VB-2型機械式變速箱組成的A85-2型整體式動力包來替代只有840馬力的B-84M增壓柴油機和分體式變速箱。 ![]() 保留自今的A85-2型整體動力包樣機,由于缺乏維護已經完全報廢 A85-2型整體式動力包可以整體吊裝,大大的減輕了維護工作量也方便了修理作業;而且2B-16輸出功率極大,186工程在試車時曾經跑出過83公里/小時的最大速度! 在火力上,186工程原本打算用2A66型125毫米滑膛炮來代替老舊的2A46M,但是當時2A66并沒有完全定型,而且適應2A66的炮彈太長一時半會沒法裝進AZ型自動裝彈機,所以暫時只安裝了一門2A46M-1。 ![]() 由于2A66在當時沒有定型,186工程只好暫時采用了一門與T-80U相同的主炮 由此可以看出186工程是下塔吉爾第一次嘗試突破T-72的巢臼,但是結果卻并沒有達到預想——在隨后的測試中,186工程暴露出大量的問題,首先是車體雖然被加長,但是車體寬度仍然與T-72相同,嚴重限制了自動裝填機的尺寸,計劃中彈芯長度為850毫米的穿甲彈根本塞不進去。其次,由于炮塔座圈太小,炮塔正面的復合裝甲厚度被限制在450毫米以內,影響了正面防護能力的提升。還有,機械式變速箱還是不能滿足186工程對坦克靈活性的要求...... ②187工程 由于186工程的種種缺陷和不順利,所以當蘇聯部長會議在1986年下令研制T-72B的后續車型的時候,下塔吉爾就立即終止了在T-72上小修小補的186工程,轉而啟動全新的187工程,希望徹底消除T-72的設計缺陷,追平甚至超越西方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 187工程1號樣車模型 187工程總共制造了6輛樣車,每一輛樣車都代表一次設計的升級和改變,下面我們就逐一介紹一下187工程的這六姐妹—— 一號樣車: 187工程的一號樣車可以看成是186工程的放大版,車體寬度加寬了220毫米,高度也加高了70毫米;炮塔座圈直徑從1.88米增加到2.05米,炮塔也進行了相應的加大并配備了那門日思夜想的2A66型125毫米口徑滑膛炮。 ![]() 187工程1號樣車CG圖,注意隨著車體的加長,原來T-72上駕駛員處的防御弱點已經完全消除了 但是1號樣車上的動力系統依舊是2B-16型16缸X型柴油發動機與VB-2型機械式變速箱組而成的A85-2型整體式動力包,雖然在功率輸出和最大行駛速度上達成了設計指標,但是在靈活性上仍舊不能滿足需求,且駕駛員的工作負擔仍舊巨大! ![]() 87工程1號樣車測試時的照片,是一家電視臺在拍攝節目時無意間拍到的,注意187工程的體積比T-72要大得多 二號樣車: 根據描述187工程的2號樣車是完全獨立發展的,基本脫離了186工程;從外觀上來講,2號樣車反倒是與我國99式的原型車9910型工程樣車比較相似。 ![]() 根據描述,187工程的2號樣車與9910工程樣車十分相似,但是由于2號樣車已經被回爐銷毀,我們已經無法見到了 2號樣車的武備與1號樣車完全相同,但是在動力系統上采用了一套液力半自動變速箱,不僅提升了坦克的靈活性還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負擔。不過當時的蘇聯顯然在液力變速箱上的技術積累不足,2號樣車在后來測試中一直故障不斷、不堪使用,最后只能無奈放棄,于1989年拆毀后回爐銷毀,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三號樣車: 總的說來,1號樣車除了那個落后于時代的機械式變速箱之外,其余還是基本讓人滿意的;于是設計小組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用GTD-1600燃氣輪機替代2B-16與VB-2型機械式變速箱組合,企圖利用燃氣輪機的高扭力來彌補機械式變速箱的不足。 ![]() ?T-80U雖然也是機械式變速箱,但是在燃氣輪機超高扭力(4395牛/米)的加持下,其靈活性并不輸于那些昂貴且復雜的液力變速箱 這就是187工程的3號樣車,也是唯一一個安裝燃氣輪機的樣車: ![]() 187工程的三號樣車采用了燃氣輪機作為動力 不過GTD-1600本身就一直磕磕絆絆,再加上克里莫夫設計局的主要任務又在GTD-2000上,分給GTD-1600的資源不足,所以三號樣車直到1992年都沒能完成大部分測試工作。后來三號樣車被廢棄在下塔吉爾的坦克墳場任憑風摧雨打和盜竊...... 四號樣車: 目前關于4號樣車的資料很少,只知道4號樣車的動力系統與1號樣車相同,主要用于2A66的火力與火控測試,安裝了完全版的2A66型火炮與1A45T型(火控系統。所以這里主要介紹那門2A66型125毫米口徑滑膛炮(D-91T)以及1A45T型火控系統。 ![]() 2A66型坦克炮與2A46系列在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炮口多了一個制退器 2A66型滑膛炮口徑為125毫米、身管長度48倍徑(6米)、火炮全重未知,其外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炮口上加裝了一個炮口制退器;按官方的說法,這個炮口制退器并不是用于削減火炮的后座力,而是提高發射炮射導彈時的精度。 ![]() 注意,蘇制炮射導彈發射后導彈都會有一個爬升的過程,目的就是給制導系統捕獲與調整被吹歪的導彈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一般蘇制炮射導彈為了保護導彈內部的精密原件,炮口初速都被限制在400米/秒以內,這樣低速的導彈在離開炮口之后很容易被炮口的暴風給吹歪;這樣坦克的導彈制導系統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調整導彈的軌跡,從而降低了導彈的精度。 ![]() 炮口制退器原理 應用炮口制退器可以有效的降低炮口暴風的強度,使導彈不至于被吹歪;從而提高導彈的精度和反應時間。 但是,蘇聯研制2A66型滑膛炮的主要目的是發射彈芯長度超過850毫米的3BM39“Anker-1”貧鈾穿甲彈,這種穿甲彈采用了4Zh77型雙基發射藥,其火藥力超過1168千焦/千克,普通的火炮身管根本無法承受這么大的壓力,而巨大的身管壓力又會帶來巨大的后座力;所以這個炮口制退器肯定也有削減火炮后座力的用途。 ![]() 3BM39“Anker-1”貧鈾穿甲彈說明書 根據一些零散的資料,2A66發射3BM39“Anker-1”貧鈾穿甲彈時,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750至780毫米厚度的垂直裝甲板(同時代的M820A2貧鈾穿甲彈也只不過能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620至660毫米厚度的垂直裝甲板),在上世紀90年代從正面擊穿M1A2和挑戰者2這兩種北約防護力最強的坦克絕對不是問題! ![]() 美國M829A2貧鈾穿甲彈 不過2A66滑膛炮并沒有隨著187工程的下馬而沉寂,而是在不斷的升級和改進;其技術成果不少都被用在了2A46M-4坦克炮上,而應用在T-14主戰坦克上的2A82滑膛炮更可以看作是2A66的“嫡子”! ![]() 2A82滑膛炮基本可以看作是2A66的身管加長版 至于1A45T型火控系統,后來被應用在了T-90上,坦克君已經在過去的文章中講過,這里就不再贅述,僅放出一張原理圖。有興趣的朋友去翻一番坦克君以前的文章。 ![]() 1A45T型火控系統詳解 五號樣車: 與前述的四型樣車相比,5號樣車發生了可謂“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車體結構已經完全擺脫了T系坦克的傳統窠臼,更加接近與豹2等西方主戰坦克的車體結構—— ![]() 187工程5號樣車的車體設計草圖,其外形已經非常接近西方主戰坦克了 ![]() 在坦克墳場中的5號樣車,注意那與眾不同的車體前裝甲 ![]() 拆除了附加裝甲后的5號樣車前裝甲 ![]() ?5號樣車的駕駛員位置,可以看出已經完全消除了防御弱點,不過從右側的檔位來看,5號樣車仍舊還是老式的機械式變速箱 根據目前的資料,187工程的5號樣車應該是最接近于完全體的樣車,估計制造的目的是用于國家靶場的定型實驗;如果187工程順利通過定型測試將會獲得“T-90”的國家編號!但是現在一切都只能成為猜想...... ![]() ?5號樣車的炮塔,可以看到炮塔正面的復合裝甲厚度十分巨大,但是由于缺乏維護和盜竊,現在187工程所有的樣車都已經完全報廢 ![]() 5號樣車的戰斗室,可以看到能被偷的都已經被拆走了...... 不過針對187工程的5號樣車的車體裝甲布置結構,坦克君還是做了一番合理的推測;根據其結構特點,坦克君估計其正面復合裝甲應該是這樣布置的: ![]() “哈立德”主戰坦克生車體正面復合裝甲的安裝位置,5號樣車應該與之類似 六號樣車: 一開始,坦克君并不能100%的確定6號樣車到底是不是187工程的工程樣車,因為6號樣車除了體積和車體結構與前五個樣車相同之外,其余根本就和187工程沒什么關系;內部也只安裝了一些很老式的配件,像主炮就安裝了一門2A46且炮塔居然用了一個放大版的T-72鑄造炮塔!? ![]() 奇怪的6號樣車-1 ![]() 奇怪的6號樣車-2 不過后來坦克君在一些俄文資料網站上反復核對和發掘后才發現,6號樣車主要是用于測試一套新的動力和散熱系統,該動力系統由一臺代渦輪增壓的2B-12-3型12缸“X”型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500馬力)和一臺全新的液力自動變速箱(型號不詳)組成,總共行駛了上萬公里。后來這套動力系統的改進版被應用在了T-14主戰坦克上。 ![]() 據稱T-14的動力系統就來至6號樣車 187工程的結局——1992年蘇聯解體,下塔吉爾設計局被俄羅斯所繼承,在最初的幾個月時間中,俄羅斯政府還是決定繼續研制187工程的,因為這畢竟是一款完全突破“3T”巢臼的先進主戰坦克;如果研制成功將會一舉打破T系主戰坦克的固有缺陷。但是,90年代的俄羅斯最缺的就是——錢!整個俄羅斯都窮的把內褲明碼標價了,實在拿不出錢繼續187工程的研制工作。就這樣整個187工程就被遺忘了......即沒有說停止研制,又沒有繼續撥款......所有的研制成果都只能扔在野地里慢慢爛掉......而參與187工程的研究人員也只能自謀生路,慢慢流失......直到2000年,俄羅斯當局才想起了187工程,將所有研究資料封存和歸檔。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87工程令人唏噓的結局也許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注解 而原本給予187工程的“T-90”編號也被188工程的T-72BU所占據,187工程至此徹底終結...... ![]() 這不是T-90這是T-72BU!真正的T-90已經......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