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最討厭的家務活”列個榜單,洗碗這件事一定榜上有名。
話說回來,不管誰洗,不管多不想洗,這碗最終還是得洗啊。
不光要洗,還得認真洗,畢竟都說“病從口入”,馬虎不得。
但你知道嗎,辛辛苦苦洗干凈的碗筷,卻可能因為你隨手一個舉動,統統都“白洗”了。

洗碗筷后這個小動作,招來1級致癌物
1. 筷子頭朝下放
筷子洗完后,你是頭朝上放還是朝下放?或者是隨機的?
正確的放法,應該是頭朝上放。否則,成把的筷子頭擠在筷籠底部,很難晾干,筷籠底部積蓄的水和灰塵也會滋生細菌。
數據顯示,筷子頭朝下放時,其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數值都會比朝上放高得多。
尤其是竹木筷子,還可能滋生黃曲霉菌。

黃曲霉菌分泌的黃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對肝臟有強致癌作用,屬于1類致癌物(明確致癌)。而且極耐高溫,開水都煮不死它。
用這樣的筷子吃飯,就是在一口一口把毒吃進肚啊!
建議:
①一定要選擇鏤空的筷簍,以防積水。
②普通竹木筷子,最好每3~6個月一換。
③一旦筷子出現變色、長斑、彎曲變形、發出酸味等情況,特別是筷子頭顏色變深,就說明該換了。
2. 碗筷沒干就收進碗柜
如果你家碗柜有烘干功能,那就跳過這條吧;沒有的話,以后可別這樣做。
濕漉漉的碗筷直接放進密閉的碗柜,里邊濕漉漉的環境,簡直就是病菌繁殖的天堂。
特別是竹木筷子,還有給小孩用的木質碗、木勺等,都是黃曲霉素虎視眈眈的對象。大家可千萬長點心!
建議:
①碗柜有烘干功能的,一定要及時打開烘干。
②沒有烘干功能的,把碗筷放在瀝水架晾干后,再放入碗柜。注意瀝水架應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

3. 用抹布擦干碗筷
嫌晾干麻煩,有人就用餐布擦干,但這樣會讓你的勞動成果毀于一旦。
即使看起來干凈的餐布,也是廚房里的“細菌重災區”。
上海市疾控中心一項家庭調查顯示,每克餐布中細菌總數高達數十萬個。也就是說,一塊小小的餐布可能藏匿著數千萬甚至上億的細菌。
用這樣的餐布來擦洗好的碗筷,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建議:
不想等碗筷自動晾干的,可以用廚房用紙擦干。
另外,還有一些洗碗時的注意事項,咱也一并說說~

洗碗筷犯3個錯,危害全家健康
不少人洗碗時圖方便,直接把洗潔精擠到餐具或者洗碗布上,還覺得這樣更干凈。
但是,洗潔精不稀釋直接用,一來會加大漂洗的工作量,二來容易產生殘留。
人如果長期攝入這些化學洗滌劑,會使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降低、免疫力下降,還可能影響肝臟功能。

建議:
①使用洗潔精時,量不可過多,且要先用水稀釋(濃度一般在0.2%左右為宜),以免沖洗不徹底,造成殘留;
②至少要用清水沖洗2~3遍。
2. 大力搓洗筷子、刷碗
洗筷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成把搓洗。這么做會把筷子外邊的保護層搓壞,使筷子表面出現一些裂紋。
還有,洗碗洗盤子的時候,有人用粗糙的洗碗布、鋼絲球大力地刷,也容易在碗盤表面留下劃痕。
這樣一來,相當于給病菌提供了藏匿之所,讓碗筷成了“細菌窩”。

3. 洗碗布太久不換
研究顯示,20%的洗碗布內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即使是清潔到位的洗碗布,實際上也會不斷滋生病菌。
如果不及時更換,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還會“越洗越臟”。

建議:
①盡量選擇純木纖維洗碗布,這種布有很強的親水性和排油性。
②專布專用,不要一塊布洗完碗盤擦灶臺,擦完灶臺案板,擦完案板又擦桌子。
③每次洗碗后,要用洗潔精將洗碗布徹底洗凈,并晾掛在通風處。最好每隔幾天消毒一次(比如用開水煮10分鐘)。
④即使上面這些都做到了,至少也要每月換一次洗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