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體畫的形成: 宋朝建國之初就設有翰林圖畫院,集中社會上的名手及西蜀、南唐兩地的畫院畫家,因宋代皇帝對書畫的愛好而重視畫院建設,畫院體制逐漸完善并擴大規模,尤以宋徽宗最為突出,成為古代宮廷繪畫最繁榮時期。趙佶認為畫師的技藝有待提高,加之他本身的藝術修養,而專設畫學專業,成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家美術學院,趙佶兼任院長。 而通過考試錄取或推薦的畫家,據水平及職位分為待招、畫學正、學藝、祇侯、畫學生等職務。 趙佶又設畫學,分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兼習古典籍,設取士標準,不仿前人。 又因翰林書畫院專為宮廷及皇室貴族服務,使繪畫風格符合階層愛好,出現院體畫風格。 院體畫特點: 1,重寫實,并強調立意構思,在構思上講求含蓄巧妙,達到詩情畫意相得益彰。 ?。玻P墨技巧上重視傳統而又不泥守古法。 ?。?,重視創作,注重觀察生活,提倡精微描繪,追求意境表現的趨向和趣味。 4,院體畫形成以“高潔為工”的鮮明風格特征,精深完備,講求嚴格的法度,以趙佶、黃荃為代表畫家。 ?。担捎谠后w畫法度及趣味等方面的完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畫家思想,限制個性發展和筆墨技巧的變化,使有些作品趨于刻板、繁瑣或柔媚、平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