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應酬幾乎是每個人都能碰到的,但無論酒量如何,酒一旦喝多肯定不舒服,頭痛欲裂的,肚子里翻江倒海,最可怕的是酒后昏昏沉沉還想駕車回家,甚至還有獨自睡覺時因嘔吐物嗆入肺部窒息身亡的!
所以很多朋友都會有個問題,喝酒后有沒有解藥可以吃?特別是高度白酒,喝起來爽,但后勁實在太大,沒幾個人能擋住!
好酒不上頭,上不上頭跟什么有關
白酒有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兼香型多種區別,但其實在1965年之前白酒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所謂各種香型,自1952年起輕工業部召開了第一屆評酒會中還沒有明確的劃分,但已經開始有點意思,不過自1963年第二屆后就逐漸形成各個系列,之后1964年-1966年搞異地生產試點后開形成正式體系!
當然無論哪種香型的白酒,食用酒精和水占了98%,剩下的2%決定了白酒的風味,當然是否上頭也在這2%的物質里,還有上不上頭也和體質有關!
首先是酒精的分解需要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只有這兩種酶活性都高,喝酒后酒精才能被快速分解,此時酒就不容易上頭,一般這種人酒量也特好!
另一種則是喝這個酒很好,一點都不上頭,喝另一種酒就特容易上頭,這時候就要注意了,因為酒量好的朋友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具備,所以不是食用酒精的問題,引起上頭的是雜醇油,這是釀酒過程的必然會產生的副產品,它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人會感覺頭疼欲裂,很多人喝了酒后第二天還頭痛,就是雜醇油作用的結果!
酒在體內是怎么代謝的?
低度酒在胃中吸收很少,15%~30%的酒精性飲料吸收速度會加快,30%以上可引起胃粘膜出血和糜爛,所以高度白酒盡管喝起來很爽,但各位可是千萬要當心身體。
大部分酒精(80%)會在小腸中被吸收,然后大部分(90%)在肝臟中被代謝,它的過程是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這個過程中乙醛脫氫酶最關鍵,它將乙醛氧化為乙酸,決定了酒精代謝的速度。
乙醛脫氫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謝能力強,相應的酒量就大,反之喝酒就是弱雞了,當然酒精過敏者除外!
喝酒前吃什么可以解酒?
很多朋友都說某某金尊效果很好,吃了之后可以干一斤白酒,但根據測試結果,有說沒有任何幫助,也有說效果確實很好,兩個答案還是挺極端的,筆者結婚時因為要應付喝酒,所以親測過,不過筆者原本就能喝一斤52度左右的白酒,當天來參加喜宴的朋友都沒折騰咱,所以也不知道這個藥有沒有效果!
這個藥物據說是牡蠣提取物,其中的牛磺酸能夠顯著降低血漿乙醇濃度并提高ADH和ALDH的活性,具有很好的解酒防醉作用,不過有醫生倒是建議,這種藥不宜多吃,尤其不能長期使用。但醫生建議在喝酒前吃點東西,或者喝杯牛奶,首先把胃給保護了!
喝酒后吃什么可以解酒?
酒后解酒的方法,有喝濃茶,也有喝咖啡或者蜂蜜水等,方法很多,但其實效果并不好,比如蜂蜜中的糖分會讓血中三酸甘油酯上升,人體代謝酒精時本身三酸甘油酯就會上升,這下爆表了!
還有濃茶和咖啡都有一些提神效果,類似于興奮劑的作用,所以酒后喝濃茶和咖啡是不可取的,另外據研究,很多解酒類的效果都是讓肝臟加快代謝,但這個過程反而會傷肝!

不過喝些水是可以的,醉酒會感覺口干同時體內電解質失衡,所以可以喝些水,還有吃點其他能讓自己感覺舒服的食物,比如各種電解質飲料等,但并沒有特別的指向,因為確實沒有特別好的方法能在酒后解酒!不過如果還在胃內,吐了會更直接!

另外有一點必須要提醒下,所以稱在酒后吃了能過酒測的都是騙子或者是無知的小白,因為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這一點。普通人每小時代謝的酒精大約為15毫升,但即使喝一杯啤酒,也能在2小時候內測到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因此絕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不要以為喝了酒后大量喝水就沒事。

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指的是由于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出現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狀態,一般表現為行為和意識的異常,嚴重者可損傷臟器功能,導致呼吸循環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還有一種則是假酒中的甲醇中毒,和酒精中毒類似,但后續發展要比酒精中毒嚴重得多,并且還有失明風險,因為甲醇在體內被分解為甲醛、甲酸和甲酸酯,甲醛的危害就不用多說了!所以不要喝來路不明的白酒,當然最好還是不喝酒,因為據前陣子國外發表的一篇論文稱,無論酒喝多少都對人體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