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份納入廣電總局監管范疇以來,微短劇項目也開始跟網絡劇、網絡電影一樣,需要經過規劃和上線兩次備案,方可正常上線。這讓不少中小公司和個人創作者,陷入了備案焦慮。 因為對備案流程不熟悉,在微短劇的備案過程中,不乏各種錯誤理解和操作,從而導致部分微短劇項目備案滯緩甚至返工,有些公司已經影響到了本來制定好的拍攝計劃。 12月8日,廣電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關于網絡影視劇中微短劇內容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就“微短劇”的定義、審核標準、審查細節、備案誤區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和明確。網視互聯(ID:wxs360)針對微短劇備案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誤區進行了全面梳理,同時對廣電總局發布的最新《通知》進行獨家解讀。 什么是微短劇,廣電總局來定義 微短劇,各家平臺都有著不同的定義。愛奇藝稱之為“劇情短視頻”,分為豎短片和橫短片兩種,兩者分賬規則大體相同;優酷稱為“短劇”,要求時長1-20min/單集,≥12集,整體時長不低于60分鐘;而騰訊稱為“火鍋劇”,要求單集時長1-10分鐘,項目總時長≥30分鐘。 而廣電總局給出的定義是,網絡影視劇中單集時長不足10分鐘的劇集作品。 在“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進行申報時,勾選“網絡微短劇”,會自動跳出“網絡微短劇:單集時長10分鐘以內”的提示窗口。 在備案規則的主導下,各大視頻平臺的微短劇標準,可能也將逐漸向廣電規則靠攏,最終趨于一致。 微短劇在實際備案操作中,基本上跟網絡電影和網絡劇流程一致,同樣需要提交故事來源、意向播出平臺、集數、制作預算、1500~3000字內容概要、不少于300字的思想內涵等。(具體可以參考文章:詳解網絡影視劇備案中常見的50個問題) 此外,廣電總局明確規定,網絡微短劇內容審核跟傳統時長網絡影視劇同一標準、同一尺度。均要由廣電行政部門、播出平臺、制作機構按照《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嚴格把關。 同樣是“微短劇”,不同的備案方式 在廣電總局的備案中,微短劇分為“普通網絡微短劇”和“重點網絡微短劇”兩類,備案方式也各不相同。 按照廣電規定,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均算重點網絡微短劇: 1)播出平臺招商主推;2)首頁首屏播放;3)優先提供會員觀看;4)投資超過100萬元。 也就是說,微短劇如果要進行招商,或在視頻網站首頁推薦,或準備進行付費播出,或投資超過100萬,均需要作為“重點微短劇”進行備案。反之,普通網絡微短劇不能進行招商、不能首頁推薦、不能付費播出、投資金額不能超過100萬。 “重點網絡微短劇”由制作機構在“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自主進行備案。經所在地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核后,原則上在5個工作日內即可獲得規劃備案號。很顯然,總局縮短了審核時間,以照顧微短劇相對較短的創作周期和更靈活的排播需求。 “普通網絡微短劇”則由視頻播出平臺進行備案,視頻平臺須先對內容進行自審,然后在“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中進行備案,取得上線登記號后方可播出。 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第三方微短劇由視頻平臺備案的并不多見。 因為目前微短劇一般都采用付費或者招商的模式來盈利。“普通網絡微短劇”既不進行招商,也不付費播出,投資成本還偏低,這就導致這類作品本身就缺乏市場競爭力,在平臺的評級也一般不會太高,甚至存在被平臺拒收的風險。 個人制作上傳的微短劇是否需要備案? 在微短劇納入廣電總局監管范圍之后,很多人都存在疑惑,個人制作、上傳的微短劇是否需要進行備案,如何備案?是否需要注冊公司? 其實,“個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網友,一種是影視專業人員及知名公眾人物。 網友個人制作、上傳的單集時長在3分鐘以內的網絡微短劇(劇情短視頻),由視頻平臺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由平臺自行編號登記播出。 但是,視頻平臺需要將每月微短劇的播出信息和審核信息匯總形成表格,通過“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上傳備案。 也就是說,只要單集時長超過3分鐘,或者滿足重點微短劇的任意一個條件,就需要由制作機構按照重點網絡微短劇來進行報備。 對于影視專業人員、知名公眾人物來說,他們個人創作的劇情短視頻,也擁有著眾多的粉絲和相當的影響力,所以這類微短劇須跟機構制作的微短劇一樣,按照前文流程進行申報備案。 當然,廣電備案過審只是第一步,各個平臺對于微短劇都有各自的準入門檻。所以廣電之外,平臺對于內容的審核同樣需要重視。畢竟,廣電過審只是證明微短劇取得了“放映許可證”,而視頻平臺的定級,才決定著微短劇能不能賺錢(點此閱讀:愛奇藝、優酷、騰訊短視頻合作流程及分賬規則)。 ·END· 近期熱文 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 yinane 轉載 | 加入社群 | 投稿 請聯系微信 netwd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