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測餐后和空腹了,這幾個血糖指標反映糖尿病的真實情況!不要以為血糖監控就是測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血糖,這遠遠不夠。很多糖友長年只監測這兩個血糖,就覺得自己血糖控制得很好,忽然有一天自己被體檢出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并發癥,覺得不可思議,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呀,單單只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對我們管控血糖,預防并發癥是完全不夠,在臨床上關于糖尿病的生化檢測指標有很多,今天譚藥師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還有哪些指標能反映糖尿病的真實情況。 第一個就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不受偶爾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響,因此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測定,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過去2~3個月的血糖控制水平,目前我國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標準定為6.5%以下 第二個是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測定前1~3周血糖濃度的平均水平,不受臨時血糖濃度波動的干擾,由于其測定周期較短,能夠很好的反映近期病情的嚴重程度,它的正常值為1.5~2.4毫摩爾/升。 第三個是C肽釋放試驗 C肽是反映自身胰島素分泌能力的一個良好指標,在臨床上這個指標主要用來鑒別糖尿病患者得的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類似的化驗還有胰島素釋放試驗。 第四個是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反映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通過檢測這個指標可以及時發現早期腎損害,此時如能嚴格地控制血糖、血壓并配合其他治療,腎功能損害多半可以逆轉。 第五個是血酮體和尿酮體 重癥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嚴重缺乏及葡萄糖利用障礙,造成脂肪分解,產生大量酮體并在血液中堆積,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如不能及時發現和救治,可危及生命。可靠的試驗是測定血中的β-羥丁酸含量,超過0.5mmol/L,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癥,需要及時干預控制。 第六個指標是血脂 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脂水平,合理的指標應該是:總膽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 關于糖尿病相關監測指標的科普就到這里了,大家都記住了嗎? 譚藥師《選對藥、用對藥、讓降糖效果更好》專欄已經上線了,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用藥知識可以點擊下方【看一看】按鈕直達專欄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譚藥師,關注我,學習更多糖尿病知識#健康2021# #專家:糖尿病可防可控可逆轉# |
|
來自: 夏季三伏天 > 《老人家的病(心內科內分泌科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