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飽和器法生產硫酸銨的焦化企業中,硫酸銨工段大都同時設有剩余氨水加工工藝系統,經蒸氨塔將剩余氨水蒸餾的到10%—12%的氨氣,比氨氣直接通往飽和器生產硫酸銨或者送往HPF法脫硫系統,此工藝被稱為蒸氨工藝。 我廠根據自己的生產能力和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蒸氨工藝的方法和流程其主要內容如下: 從冷鼓工段送來的剩余氨水送至本工段剩余氨水槽,經靜止分層除去夾帶的焦油雜質并與堿液循環泵送來的稀堿液混合后進入螺旋板式換熱器與蒸氨塔滴出來的蒸氨廢水換熱升溫至98℃。從內設25層垂直篩板的蒸氨塔第21層進入。在塔中,被從塔底進入的低壓蒸汽直接蒸餾,氣提出來的蒸氨蒸汽經塔頂分縮器分縮,冷凝下來的液體回流塔中,濃縮氨蒸汽約含氨10%進入氨分縮器,冷卻至95℃左右,送至噴淋式飽和器,利用硫酸銨將其回收。 從蒸氨塔底流出的廢水,經與剩余氨水換熱器降溫后,自流入廢水槽經蒸氨廢水泵抽出加壓,送廢水冷卻器進一步降溫至48℃后被送至廢水生化處理裝置進行生物處理。 蒸氨塔的構造。 目前,焦化企業采用的蒸氨塔有咆罩式和柵板式兩種。我廠采用的是泡罩式蒸氨塔,它由多個高為0.5—0.7m的單個鑄鐵塔段組成,全塔塔數一般為25—29層(我廠為25層)。塔徑依氨水處理量計算確定。每節塔段裝有兩層泡沸板,每層板上裝有12個長履形泡罩,呈輻射狀排列。單數塔板設有中央大溢流管,雙數塔板則沿周邊設有12個小溢流管。液體在塔板上依半徑方向流動。 剩余氨水由上數第三塊塔板進入,回流液由上數第一塊塔板引入,并沿各層塔板溢流而下。由塔底通入的直接蒸汽經過泡罩的齒縫泡沸穿過每層塔板上的氨水層,形成鼓泡區。氨水中的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物質則隨著蒸汽的上升逐步進入氣體中,這樣的過程一直進行到塔底為止。最后由塔頂溢出含氨濃度較高的氨氣,而塔底排出的廢水幾乎全被脫出揮發氨。 主要工藝參數。 蒸氨塔底處溫度:102—105℃, 蒸氨塔頂部溫度:100—102℃, 蒸氨分縮器后氨氣溫度:92—98℃, 換熱器后剩余氨水溫度:95—98℃, 廢水冷卻器后蒸氨廢水溫度:40℃, 蒸氨廢水槽液位:1400—1600, 濃氨水含氨:>10%, 蒸氨廢水含氨量:<250mg/L PH值:8.5—9.5, 進飽和器氨氣溫度:95℃左右。 第一, 蒸氨工崗位操作 (1)檢查廢水泵運轉情況。聲響、振動、軸承潤滑、電機、軸承溫度是否正常及檢查廢水流量、溫度是否符合廢水生化處理要求。 (2)與冷鼓工段聯系’保持蒸氨塔剩余氨水量穩定。 (3)檢查加入系統稀堿液量是否穩定,保持蒸氨廢水ph值8.5—9.5。 (4)巡查系統各溫度、壓力、液位、流量控制穩定符合技術規定。 (5) 巡查系統設備、管道閥門及附件有無泄露并及時處理。 (6)每班至少分析兩次廢水和濃氨水含氨量,并及時進行調節符合技術要求。 (7)注意換熱器、廢水冷卻器阻力,當阻力增大時及時進行反沖洗。 (8)定時排放蒸氨塔底焦油渣。 (9)定時與污水處理廠了解蒸氨廢水PH值和游離氨、固定氨及氫氨氮含量,及時調節符合技術規定。 第二, 蒸氨塔開工操作。 (1)通蒸汽吹掃蒸氨塔、分縮器暢通后停氣。 (2)按操作規程開啟原料氨水泵,經氨水/廢水換熱器進入蒸氨塔,并按操作規程開啟堿液泵使適量稀堿液在原料氨水泵出口管道上進入氨水管道,無剩余氨水一起進入蒸氨塔。 (3)待蒸氨塔底液位達到2/3時,開塔底直接蒸汽逐步調節蒸汽氨水比例達到220--240kg/m3氨水,注意觀察塔底壓力和塔頂溫度變化。 (4)待廢水槽液位達1/2液位時,通知污水處理站準備接受蒸氨廢水;待廢水槽達 2/3液位時,按開泵操作開蒸氨廢水泵,使蒸氨廢水經換熱器、廢水冷卻器送往污水處理站,并調節廢水溫度在40℃左右。 (5)待塔頂溫度升到95—98℃,適當開分縮器冷卻水,選擇換熱面積符合工藝要求。 (6)系統運行基本穩定后,逐步調節各溫度、壓力符合技術規定。 (7)系統正常后建議污水處理站分析蒸氨廢水含氨和PH值,并通過調節塔底直接蒸汽量和稀堿液量控制符合技術規定。 (8)分析濃氨水含氨量,通過調節分縮器后氨氣溫度控制其符合技術規定。 第三, 蒸氨塔停工操作。 (1)通知污水處理站準備停送蒸氨廢水。 (2)按停泵操作停止引入稀堿液后,按停泵操作停原料氨水泵。 (3)停廢水泵后停氨水分縮器、廢水冷卻器冷卻水,關閉冷水進出閥門。 (4)放空分縮器,適當開大塔底蒸汽進行系統吹掃,暢通后停塔底直接蒸汽。 (5)放空氨水/廢水換熱器和廢水冷卻器及過濾器內液體,對設備進行沖洗,完畢后放空。 (6)放空蒸氨塔底液體和焦油渣。 (7)冬季長時間停產,應對系統管道進行放空。 |
|
來自: 寧靜致遠5dk1vy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