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網 發布時間:03-0817:11金芒計劃簽約創作者,39健康網官方賬號 湖南岳陽,一名男子在陪客戶吃飯前,服用了2粒解酒藥,心想有了解酒藥“撐腰”,就可以主動多喝幾杯,給客戶留個好印象。 可飯局開吃不到一小時,他就開始頭暈惡心,最后忍不住跑去廁所吐了。由于嘔吐時不小心回吸,他差點因為窒息把命丟了。 酒喝多了很難受,但在生意場上,身不由己,所以很多人想通過吃一些東西來解酒,比如喝蜂蜜、喝奶、喝果汁、喝茶、喝咖啡……不過這么多種方法,到底哪種才是有效的呢? 一、常見的解酒方法,靠譜嗎? 2種解酒方法沒有用! 蜂蜜水喝蜂蜜解酒,是最常見的偏方之一,電視劇中也常常出演女主角為喝醉的男主角端上一杯蜂蜜解酒的情節。然而,靠喝蜂蜜解酒,其實是不可能的。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果糖雖然對代謝酒精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研究顯示,當攝入果糖的量與酒精量相同時,酒精代謝的速度會加快44.7%,能使中毒時長減少30.7%,似乎效果還不錯。 但是,要喝下和酒精等量的果糖,若以40g酒精(約為三罐330ml的啤酒、二兩42°的白酒或接近半瓶紅酒)為例,則要在酒后喝下十杯、每杯一茶匙蜂蜜的蜂蜜水。先不說會不會喝撐的問題,一次性喝下這么多果糖,可能會導致體內尿酸濃度和乳酸濃度急劇上升,對身體的危害也不亞于酒精。 再者,據研究,讓果糖參與酒精代謝,可能有誘發心臟病、糖尿病的隱患,所以這并非什么好主意。 果汁、牛奶除了蜂蜜水,果汁、牛奶也是常見的解酒選項,然而,這兩個選項更像是挑喜歡喝的飲料來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對解酒并沒有什么作用。 硬要說點什么作用的話,只能說在喝酒前墊一點果汁或牛奶,可以稍微起到一點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的作用,但若是酒后飲用,那就喝個開心算了。 3種解酒方法可能傷到自己 喝濃茶、咖啡濃茶解酒,相信各位酒友也并不陌生,甚至還有人能分析出個條條道道。不過,奉勸各位以后還是不要這么喝了。 酒精在體內有害的代謝產物是乙醛。酒后喝濃茶、咖啡,看似緩解了一點頭疼、疲倦的癥狀,但那實際上是咖啡因的作用,而非分解了乙醛的效果。 此外,咖啡因會利尿,但不會帶走酒精,只是帶走了體內的水,讓酒精代謝的載體減少,反倒又減慢了酒精代謝的速度。 所以喝濃茶、咖啡解酒,不光沒作用,危害還不小。 熱水澡酒后洗熱水澡,這是一個“送命”選項。 酒后洗熱水澡,人體內的葡萄糖會因血液循環驟然加快而快速消耗掉,而同時酒精抑制了肝臟的生理活動,無法正?;謴脱菨舛?,這就很容易造成機體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酒后洗澡雖然很舒服,但真的十分危險。 解酒藥解酒藥雖然叫解酒藥,但是,沒用,反而可能引起肝損傷!至于原因我們后文再說,總之現有的各種解酒藥都一樣,就是吃個心理安慰。 二、真正有用的解酒方法是什么? 解酒藥為何無用,這涉及到酒精的代謝問題。 酒精進入身體后,大部分通過肝臟進行代謝,且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先分解成乙醛,第二步就是在乙醛脫氫酶額作用下再分解成乙酸。 如果第二步不能及時進行,使體內堆積大量乙醛,人就會出現臉紅、興奮等醉酒的表現。 然而,有諸多研究證實,超過30%的漢族人具有一種基因缺陷:不能正常生成乙醛脫氫酶。因而喝酒后,解酒的第二步驟被“卡住”,很容易出現臉紅癥狀,這個癥狀還被命名為亞洲紅臉。 也就是說,真正想要解酒只有兩個可能,其一是增加體內乙醛脫氫酶的數量或改善活性,其二是延緩胃腸道吸收酒精的速度,避免體內乙醇濃度突然升高。 第一種方法,目前基本上沒有可能,因為這是遺傳因素決定的,無法靠外源補充,這也是人類至今未能發明真正有效的解酒藥的原因。相反,解酒藥進入體內后要經過肝臟分解,反而可能跟酒精一起增加肝臟負擔,進而引起肝損傷。 所以唯有可能的是第二種方法,在喝酒之前先墊一些食物,延緩胃腸道吸收酒精的速度,或者在喝酒時一邊吃點東西喝些水,促進酒精從尿液排出,目的是降低體內酒精濃度,減少不適感。 不過這個方法并非解酒,并不能解決乙醛分解這個根本問題,只是降低不適性而已。 于是,說到底,想要解酒的真正方法只有一個,我想你們都懂——戒酒。 參考資料:1.管艷敏,范玉蘭,局雪,王旭.B族維生素治療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08):783-784.2.劉學兵,李毅,陳紅輝,張堯,劉連忠,謝愛民,郝偉.酒精代謝與表觀遺傳[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1,38(02):103-106.3.Iona Y Millwood,Robin G Walters, etc. Conventional and genetic evidence on alcohol and vascular disease aetiolog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500000 men and women in China. The Lancet,393(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