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人生百味紛呈 自打學會做飯后,買菜做飯成了我第二個職業,時間長了,就慢慢的喜歡上買菜做飯了。有的時候,帶上一份清閑,去逛逛菜市場,瞧瞧人生百態;問問市場動態,看看碗瓢盆鍋、油鹽醬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還有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的,也是一種閑情趣事。 你可不要認為菜市場是一個庸俗市儈的地方,也不要以為在菜市場里那混雜著的市井氣息,只是大媽、老爺子們喜歡呆的地方,那你就錯了。菜市場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哪個凡夫俗子能離得開人間煙火呢?生活,永遠都是靠吃喝拉撒來維持的。如果你菜市場去多了,你就會驚喜地發現,菜市場就像一部永恒的生活大片:小商小販是永遠的配角,攤位與瓜果菜蔬肉魚蛋是永遠的道具;那些進進出出的買菜人,是永恒的主角。 我家的小區附近,就有一個白云菜場,地方不大,大約有四十多個攤位。里面有賣菜的、賣魚的、賣肉的、賣面賣米的、賣碗筷鍋盆雜貨的,甚至還有賣衣帽鞋襪的應有盡有,把整個菜場擁擠得滿滿的。一進市場,就有一股難聞的魚腥味、牛羊豬肉味、蔬萊瓜果味,混雜一體、四處飄散。盡管如此,但它與所有的菜市場一樣,在魚龍混雜的交易中,鮮活地展示著人生的百態,演繹著或感人的、或吐槽的、或奇葩的百味故事。 很會做生意的賣肉小哥 在同一個菜市場買久了,對菜場內各攤位的老板也就會慢慢的熟悉起來,而且對每個攤位的蔬菜是否新鮮,價格是否公道,攤主的服務態度、以及是否有缺斤少兩的行為等,也就心中有點數了。從而,在各顧客的心中,形成了一個相對選擇性的攤位。就拿買豬肉來說吧!我就選擇了一家年輕人開的豬肉鋪。選擇他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服務態度好,價格公道,足斤足兩,而且每斤肉總要比別人便宜一二元。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次我在他的肉鋪買肉時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對他的好感。有一次,我在他的肉鋪買好肉,掏出錢包正準備付錢時,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響起。我拿出手機接完電話后,就把手機擱在肉鋪旁邊,付完現金就走了。等我買好其它菜,在回家的半路上,才發現手機丟了,只能再次回到菜場找找看。當我一進菜場,這位賣肉小哥,老遠就在喊我:叔!你是不是把手機忘記拿啦?”從那以后,我就很喜歡這位賣肉的小哥,當然每次去買肉非他莫屬,只要與買肉小哥說一下買什么肉,買多少錢,做什么用,買肉小哥定會把肉整得妥妥當當。待我買好其它菜后,回頭來取即可。有時候我忘記帶錢了,他準說:“先拿走吧,下次來買菜再付好了。”由于他人好、心好,價格公道,斤兩上不耍滑,他的豬肉總要比別的攤位賣得快些。 很讓人吐槽的賣魚攤主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這話說的不無道理,泱泱菜場,群群攤主,各懷心思。難免會有今人吐槽的言行舉止。有一次,我買完蔬菜再去買海鮮,當我來到一家海鮮攤位時,一看攤位上的幾條帶魚還不錯,就問道:“老板!這帶魚多少錢一斤?”只見一個約四十多歲的男攤主,蓄著一頭齊肩臟兮兮的長頭發,留著一小撮稀黃稀黃的山羊胡須,瘦身猴面叼著根煙坐在躺椅上,正玩著手機。咋一看,就讓人感覺有點怪怪的。我想,這人總不能以貌取人吧!我是買他的魚,不是買他的相。這時他頭也不抬,突然來了一句:“你買不起的!”我被弄得一頭霧水,看看自己的穿著打扮也不像個要飯的啊?怎么說我買不起呢?我尋思著,這大概也是一種賣買的促銷手段吧?用顧客"你說我買不起我偏要買”的逆反心理,以激將法的促銷手法逼買主就范。此時,我也沒有好口氣地說道:“你這個人是怎么說話的?不要拿話來激我,你說我買不起,我還真的不想買你的帶魚了。”只見他站了起來,沖著我嚷嚷著:“去去去!我說你買不起就是買不起,還問什么價呀!”我也不想與他多計較,轉身就去別的攤位了。后來一打聽,才知道他經常與顧客吵架,有時候還動手打顧客,凡是知道他的人,一般不會去買他的海鮮??磥?,起初我以為他是一種奇葩的促銷手段,那真的是高看他了。 很會砍價的大叔 很多女人說,男人不會買菜,男人買菜不劃算。前幾天我就聽到菜場里兩位女同志在議論說:“她老公買了一周的菜,結果同樣的菜,如:什么豆角呀,韭菜呀,蘿卜青菜呀,都要比她買的貴個兩三毛。一計算,要比她買的菜整整多花了五十多元,男人買菜就不行......”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是過于偏見了一點?眼前的這位大叔,就是一個很會砍價的男人。只見這位大叔在買肉時選中了一塊豬肉,攤主麻利地割下肉往電子稱上一稱說:“38元7毛?!贝笫逡贿呍谔湾X包,一邊討價還價起來:“38元算了,把零頭去掉好嗎?”攤主態度很堅決地回答:“不行?!贝笫蹇纯磳Ψ讲豢献尣?,又很和氣地笑著說:“老板啊!我經常來這里買肉,以后多到你的地方來買不就行了嗎?你也不在乎這塊兒八毛的,只要你優惠一點,買肉的人就多了,那你的生意也興隆了,錢不是賺得更多了嗎?”大叔的一番話說得攤主滿面笑容的,說道:“行行行!38元就38元,我從來沒有碰到過你這樣會說話的人。”聽完大叔的說詞,我被大叔那張抹了油的嘴,佩服得五體投地,誰說男人不會砍價?這就是砍價的藝術。 很會買菜顧家的暖男 在社會上普遍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愛去逛夜市,不愛早起逛菜市?!逼鋵?,也不盡其然,也有很多出入于菜市場的年輕的暖男們。當然,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沒有時間在家買菜做飯。雖然有買菜的,大部分也是下班路過匆匆買一點帶回家,這部分人一般不跟父母住一起。想想也是,等他們下班回到家,就快六七點了,待做好飯菜、吃好飯、再收拾好,可能也就得晚上八九點了,也難怪他們還不得不依賴父母們幫忙。但也有不少勤快的,顧家的暖男。比如,有一次我正在挑選蔬菜,聽到后面攤位的一位攤主正與一個男顧客在對話:“每天那么早來買菜,也真是辛苦你了,你老婆能趕上你這樣一個又帥氣、又勤快的老公真是好福氣?!蔽矣悬c好奇地轉過身去,果然是一位又精神又帥氣的年輕男子,只見他一邊挑菜一邊笑著說:“平時上班忙沒有空買菜,到周末了自己買點菜,做點飯也是應該的,老婆在家又要做家務,又要帶孩子,比我辛苦。”看看人家,說話既斯文又貼心,挑菜細心又認真,這樣的顧家的暖男,誰家姑娘不喜歡?確實是一個很會體貼家人的暖男。我覺得一個男人不僅能馳騁職場,為事業拼搏奮斗,也應該是一個過得了平凡日子、粘著米油醬醋、為家人能做一日三餐的普通漢子。 菜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菜場,是展示人生百態萬象的舞臺。在菜市場上,一些紛繁的平常事中,讓我親自感受到了人生不同的生活滋味。別看賣菜、買菜,似乎是很簡單的買賣交易,卻蘊含著人生的許多哲理。 插圖/作者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