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建于1936年,為中國人自己創建的第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綜合實力雄厚,尤在心臟、肝癌等疾病診療方面處于國內國際領先地位。藥劑科團隊在呂遷洲主任帶領下,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中山精神,近年來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并從院內拓展到了新媒體、電視、廣播、社區和醫聯體醫院。
“您老這是高血壓犯了,以后要按時吃降壓藥,飲食也得清淡點,可不能再吃那么咸的了!”前兩天藥娃去醫院,看見急救科醫生正囑咐一位要離院的老奶奶,讓她少吃鹽。 那么,你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吃得太咸,跟高血壓又有什么關系呢”? 藥娃告訴大家,這其中的關系可大了! 早在2600年前,我國著名的醫學論著《黃帝內經》中就有“咸者,脈弦也”的論斷。其中的“脈弦”就符合當今高血壓的一些癥狀。而現在的研究已經明確:吃得太咸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主要元兇之一。 對于正常人來說,吃得太咸會升高血壓,并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對于高血壓患者,吃得太咸則會進一步增大血壓控制的難度。 食物為什么會咸?你肯定會說:“鹽放多了唄!”沒錯,鹽的咸味是其電離出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共同作用的結果,陽離子產生咸味,陰離子抑制咸味,并產生副味。我們最常用的食用鹽是鈉鹽,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鈉,而那個能產生咸味的陽離子就是鈉離子(Na+)。 別小瞧這小小的鈉離子,它可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體內滲透壓穩態的必需陽離子之一。但人體講究的是平衡!吃得太咸意味著體內的氯化鈉增加,氯化鈉會積存在血管壁的細胞中,導致血管壁出現腫脹和變厚。這時候體內的加壓物質如腎上腺素就會更敏感,引起心臟負擔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同時,還會導致腎臟負擔提升,誘發鈉離子排泄障礙,陷入惡性循環。 沒聽懂?不要緊,我們來點兒更直觀的: ◆ 若每日食鹽量增加5~6g,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升高3~6mmHg。 ◆ 若每日食鹽量較目前食鹽量增加6g,持續30年后,總體收縮壓水平將升高9mmHg。 也就是說,如果飲食不注意,攝入的鈉鹽多了,正常人的血壓可能會升至高血壓;而本來是輕度高血壓,則有可能升為中重度高血壓。 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天鹽(氯化鈉)攝入量低于5克(低于1茶匙)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指出,每人鈉鹽攝入量逐步降至<每天6g,能使收縮壓降低2~8mmHg。 大家都知道,醬油加多了菜會咸,這是因為其含有不少的鈉鹽。事實上,各種食物中的“隱形鹽”都是算在總體的鹽攝入量里面的。
藥娃為大家摘錄了常用的高鈉食物含鈉量及相當的鈉鹽量,如下所示: 春節快到了,您的團圓家宴鹽量有沒有超標呢?快來算算吧! 最后,藥娃也祝大家,牛年快樂,身體健康,精準控鹽,遠離高血壓!



終于等到你…… “點贊”回歸,和“在看”共享半壁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