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人生豐盈 文/周煒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文豪莎士比亞曾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好書能引導我們與最優秀的人為舞,使我們與他們情感交融,悲喜與共。它如同浩瀚大海中的燈塔,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它又像一場及時的甘霖,滋潤著你我干渴的心田。作為教育的管理者和實踐者,更應該通過不斷的讀書來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素養,讓人生豐盈。 一次閱讀就是一次生命的擴展。在閱讀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書時,里面“奮斗不一定能帶來成功,但是一定能帶來成長”這句話使我印象深刻,也再次加深了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奮斗的過程,永不停歇的奮斗應該成為我們生命的主流,奮斗也應該是人活在世上唯一的注解,因為我們的生命無法承受之輕,無法接受墮落,無法容忍平庸。作為追求成功、幸福的青年奮斗者,不要吝惜我們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因為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它的價值是在為夢想奮斗中體現出來的。 一次閱讀就是一次精神的再塑。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個事例讓我感觸頗深:一天,一位成功的歷史教師上了一堂成功的公開課,他的風采吸引了在場所有的教師,當別人問他:“您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1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弊x完事例中的話語,腦海里忽然閃現出,時代楷模陳立群校長說的那句話:“我就是一介書生,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教好書,做好我自己的教育工作,不為功利,不求功德?!备锌啵沧屛颐饕舶琢嗽S多。為什么有些人能在處理工作事務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得到眾人的仰慕和欣賞,這就是用一輩子來做好一件事和只圖交差了事的差別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功成名就非一時之功。我們只要保持踏實專注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定也可以把平凡的事做到偉大,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成就自己光彩的人生。 一次閱讀就是一次思想的革新。以前曾讀過一本現代校園作家楊紅櫻寫的《漂亮老師與壞小子》的書,書中講述了作為班主任的漂亮老師發現學生優點并及時表揚的一系列的故事,讀后使我認識到要常帶著放大鏡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且能夠肯定地評價他們,他們做事情就會更加自信,也會更加積極主動。事實證明:賞識教育引導下的孩子更容易創造教育的奇跡,正所謂“堵不如疏”。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的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革新篤行。 是書帶給我豐盈的人生和教育智慧,是書讓我的精神更加富足。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我們不能指望憑一張過時的舊船票登上今日的客船,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更加寬廣,才能讓工作出色,讓事業出彩!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的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登的更高。同仁們,讓我們擠一點時間給讀書,留一些空閑給思考,獻一份熱情給學習。讓閱讀豐盈我們的人生,一起為大荔教育高質量發展奉獻青春、貢獻力量! 作者為大荔縣教育局督導室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