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保留幾千年的家族文化。這種信仰,不僅僅是對祖宗的敬畏,還有對族人的教化,對后代最根本,最真實的教育。家譜從一出現就有著“明世系,辯昭穆”的作用,世系是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系統,昭穆是家族祠堂的神位擺放位置,左為昭,右為穆。 無論是世系,還是昭穆,都可以看出從古代起,家族族人對于家族的先輩,對于家族傳承都是非常重視的,而這些,都可以劃分到孝道里。 家譜是記載家族世系傳承和家族先輩信息的譜書,讓為了后人尊敬、緬懷家族先輩,了解家族的歷史淵源,學習家族先輩創業精神、教育后代子孫,獨屬于自家家族的歷史文獻。它不僅僅是一本書,還是一個傳承。 古人說:三世不修譜則為不孝。這種說法為大眾家族所信奉,并且一直遵守。古人認為,三十年為一世,三世就已經是將近百年了,百年的時間,家族不斷的繁衍生息,不斷的遷入遷出,所產生的信息是巨大的,如果長時間不修家譜,就會造成家族資料的缺失。并且長時間不修譜,這個時期的族人就不會知道宗族源流,不明白個人的世系輩分,不慎重對待家族延續,不懂得回避家族先輩名諱、對家族沒有向心力。所以修譜必須前赴后繼,前后照應。 隨著時代的發展,三世修譜則為時代所不適,因為三世時間太過于長,并且三世還不修譜就會落到不孝的境地,所以很多家族更改了修譜的時間,將三世一修的家譜,改成了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 中國人重視孝道,孝道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是人們為人處世最基本的道德行為。早在西周時期,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達到尊祖敬宗的效果。而家譜的作用也是尊祖敬宗,這和孝道不謀而合。所以家譜,是中國孝道的一種體現方式。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