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陽關……為何這么多地名都帶一個“關”字,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得說一下我們一項超級工程:長城。 長城是我國,乃至整個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劃開了農(nóng)耕與游牧(游獵)兩個區(qū)域。 長城如此之長,為了最大的發(fā)揮效用,在重要的地段均設置了關口。其中比較重要的關口主要有十三個,以“XX關”的方式命名。因此我國有很多北方的地名中都帶有一個“關”字。 ▲明長城 從東向西來看,長城的十三個關口分別為: 一、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山海關是長城的東方起點,依山臨海,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 二、黃崖關。位于天津薊縣城北的群山之間,山雄水秀,自然景觀一流。 ▲山海關 三、居庸關。位于北京昌平境內(nèi),名氣很大。北京著名的居庸關長城就在此地。有意思的是,居庸關與嘉峪關一樣,都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注: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 四、紫荊關。位于河北保定易縣城西北,“一夫當關,萬夫莫前”說的就是這里。 五、倒馬關。位于河北唐縣西北,與居庸關、紫荊關合稱為“內(nèi)三關”。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此處的山路極為險峻,戰(zhàn)馬經(jīng)常在此摔倒而得名。 六、平型關。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這個名字學過初中歷史的都不會太陌生,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就發(fā)生在這里。我軍在此殲滅武器裝備遠好于我們的敵軍近千人,還俘獲了大量的輜重錢糧。 七、偏頭關。位于山西忻州偏關縣,聽名字就知道地勢之險要。這里的大燴菜、豬頭肉都非常有名。 八、雁門關。位于山西忻州代縣,名氣很大,被譽為“中華第一關”,現(xiàn)在是國家5A級景點。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中,蕭峰一家就是在此遭到了中原武林人士的伏擊,由此引入了后面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 ▲雁門關 九、娘子關。位于山西平定縣,得名于李世民的姐姐,李淵的第三女平陽昭公主。她文武雙全,在李淵起兵之時,變賣家產(chǎn),招募了上萬人的軍隊,一路長驅(qū)直入,打入長安城。后來鎮(zhèn)守于此。因為她的軍隊被稱為“娘子軍”,所以這里被稱為“娘子關”。 十、殺虎口關。位于山西與內(nèi)蒙的交界,明朝曾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zhàn),故名“殺胡口”。因為“殺胡口”這個名字,不利于中原地區(qū)與塞外的貿(mào)易往來,故在民國時更名為“殺虎口關”。 十一、嘉峪關。位于甘肅嘉峪關市,是明長城西邊的第一重關,也是絲綢之路上極為重要的門戶。這里多種文化交融,有獨特的魅力。 十二、陽關。位于甘肅敦煌,在唐朝大詩人王維的《渭城曲》中,曾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里的陽關就是此處。 十三、玉門關。位于甘肅敦煌的小方盤城,從西域貿(mào)易而來的玉石,運往中原時,均取道于此,故得名“玉門關”。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都過不去的,就是玉門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