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要想吃得色香味俱全 調味品肯定是少不了 大多數人家里都有 各式各樣的調料品 并且是常溫保存 方便做飯時取用 但是 調料品都可以常溫保存嗎? 網上說蠔油要冷藏是真的嗎? 究竟如何正確保存呢? 今天一次性來跟大家講清楚 蠔油的成分是什么? 如何保存合適? 說到調料品如何正確保存,首先要看它的成分。 (上下滑動了解蠔油的成分) 蠔油是用牡蠣肉為原料制成,通過使用熱水提取其有效的成份,然后過濾得到提取液體,隨后在其中增添糖類、食鹽等調味原料以及淀粉等,再加熱到指定的溫度后,歷經過濾、冷卻、質量檢查和瓶裝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的產品。 蠔油具有獨特的鮮蠔香氣,且營養豐富,包含18種以上氨基酸,其中大部分是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包含醇、有機酸、酯等有機物以及哺乳動物身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銅、碘、鋅、硒、鉻等)。 蠔油的營養成分多,但其中不少成分在常溫下易發生氧化分解,開蓋后會給環境里微生物的生長繁衍提供優良的生存條件,從而較易變質。 因此 蠔油開蓋后 建議冰箱0~4℃冷藏 不要常溫保存! 介紹完蠔油的保存方法 下面再來說說 其他常用調料品的保存方式 常用調料品 如何保存合適? 1 開蓋后需放進冰箱冷藏 發酵類調味品 例如豆豉、豆醬、腐乳、蝦醬及魚露等,這些調味品在目前生產過程中,會引入生產菌種,但其后續保鮮處理時也不能做到完全殺滅內含微生物,所以在成品貨架期仍保持生物活性。 隨著貨架期的延長,再加上室溫變化影響,其中的微生物將呈幾何倍數增加,產品漸漸出現不可逆的變質現象。 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的調味品 例如沙拉醬、蛋黃醬、花生醬、番茄醬、辣椒醬等,這些調味品儲藏時間越長或儲藏溫度越高,發生非酶褐變的程度將越嚴重。 這些調料品通常還含有比較高的油脂,所以在貯藏過程中容易發生脂肪氧化,當產生哈喇味的時候,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 特別注意 隨著產品中的蛋白質、糖、氨基酸等含量逐漸降低,食品的營養品質和風味也大打折扣,且極易發生霉變,霉菌可能會產生一級致癌物——黃曲霉毒素,所以當調味品出現變質情況時,大家一定不能食用! 2 開蓋后適合室溫干燥保存 干貨調味品 例如胡椒粉、五香粉、十三香、花椒、茴香等,這些調味品在現今生產過程中,會引入生產菌種,但是其后續保鮮處理過程中也不能做到完全殺滅內部含有的微生物,因此在成品貨架期仍保持生物活性。 含鹽量高的調味品 例如醬油、豉油等,這些調味品含有高濃度的氯離子和鈉離子,在此生存環境中,微生極易失去水分,使其生長繁殖受限。 酸性較強的調味品 例如陳醋、白醋等,這些調味品pH值比較低,在此生存環境中,微生物細胞內的代謝系統將無法正常運轉,使得生長繁殖受到限制。 為什么調料品過期之后 就不建議大家吃呢? 下面再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定期檢查調料品 過期不食用 通常調味品都會有一個保質期,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楚了。 調料品在開蓋后,環境中的微生物會進到產品中,不斷分解它的營養成分,隨著時間越長,糖、蛋白質、氨基酸以及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不斷減少,使得營養價值逐漸下降,風味也越來越差; 甚至有些微生物還會代謝產生有毒物質,因此,超過保質期的調味品產品,不建議大家食用。 最后 再來跟大家說下 在吃各種調味品時 還要注意什么呢~ 吃調料品有講究 這三點要牢記 避免鹽攝入過量 醬油以及發酵豆制品(腐乳、豆豉、豆醬等)鹽分的含量都很高,6—10g醬油的含鹽量和1g鹽不差上下,所以大家在使用時控制好量,避免攝入過量的鹽。 避免營養流失 在蠔油、魚露等水產調味品時,建議在出鍋之前再加入,避免因為高溫久煮,破壞它們的營養成分,導致失去鮮味。 合理利用,食之有度 在烹飪時,避免使用大量的調味品,使得食材原有的天然味道被掩蓋,畢竟最難能可貴的是食物天然的美味。 所以 大家都記住了嗎~ 調料品要放置合適的存儲環境 有些需冷藏,有些常溫即可 當調味品過期時 就不要再使用了 其變質后 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 事關食品安全問題 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