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兒出生后的24小時內,就會被要求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該疫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體內產生乙肝抗體,避免未來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隨著國產乙肝疫苗問世、實行免費注射政策,我國5歲以下兒童乙肝的感染率,已經下降到了1%以下! 但即便如此,我國依舊沒有擺脫乙肝大國的稱號,現如今我國仍然有近7000萬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以及2000萬乙肝患者。 而在乙肝患者中,一旦患者病情控制不當、沒有積極進行治療,隨著病毒不斷對肝臟造成傷害,后期即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臟癌變! 對乙肝患者而言,若近期身體突然出現以下4個異常,當心就是肝臟嚴重損傷的信號: 1、黃疸病發:乙肝進入病情發展期之后,本身就會合并黃疸癥狀。而當乙肝發展為肝硬化或肝臟癌變之后,患者也會有黃疸出現。 因肝臟疾病造成的黃疸,可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就是肝臟細胞廣泛受損,導致膽紅素汲取代謝障礙,繼而發展為肝細胞性黃疸。 第二種,就是肝癌壓迫或侵犯肝內膽管,導致膽汁排出障礙,發展為梗阻性膽汁淤積。 患者可因此出現鞏膜、皮膚以及黏膜異常黃染。一旦黃疸出現,就意味著肝臟功能已經嚴重損傷; 2、肝區疼痛:正常情況下,受到肝臟沒有末梢神經分布的影響,所以肝臟輕易不會產生疼痛感。 但是,乙肝患者在病情控制不當的情況下,又或者是發展為了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即可出現肝區疼痛癥狀,其主要表現為右季肋持續鈍痛或牽拉性疼痛。 這種疼痛并不是來自于肝臟本身,而是肝臟在疾病刺激的情況下出現了異常腫大、又或者是癌腫造成了肝包膜過度伸展,而肝包膜上又有少量神經分布,繼而出現了肝區疼痛癥狀; 3、消化異常:肝臟就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它既負責生成膽汁,同時還負責了營養的整合與儲存; 所以在肝臟出現病變、影響到肝功能之后,患者即可出現消化道異常癥狀。這其中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食欲下降、飯后腹脹、厭油惡心。 當嚴重肝病合并了門靜脈高壓、胃腸道淤血、梗阻性膽汁淤積等問題后,患者還會有腹瀉、嘔吐、黑便或土陶色大便等癥狀; 4、內分泌障礙:肝臟是體內平衡內分泌的器官之一,人體多個分泌出的激素在完成功能之后,都會進入肝臟內滅活和代謝,比如雌激素就是其中一種。 當肝臟功能持續下降之后,患者就可出現內分泌失調,并因此誘發一系列癥狀表現。比如雌激素代謝異常時,患者往往會合并肝掌、鼻尖毛細血管擴張、蜘蛛痣等癥狀。 而在酪氨酸酶產生異常、腎上腺皮質功能受損后,患者又會出現肝病面容(面色黯淡無光澤、黑眼圈、古銅色面容)。 如果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或乙肝患者近期突然出現了以上幾個癥狀,這很可能就是肝臟疾病進一步發展的信號,甚至是肝硬化、肝臟癌變到來的表現,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篩查。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即便乙肝患者接受了正規治療,也需定期復查,目的就是為了了解肝病恢復情況、避免出現肝臟嚴重病變而不自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