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妞妞》是周國平為只活了18個月的女兒妞妞而寫,同時也是為他自己而寫。 45歲的周國平喜得一女妞妞,不幸的是,妞妞尚未滿月就查出眼癌,整個家庭被推入無邊的深淵。 (妞妞,拍攝于1991年5月19日) 這是一個預先宣告的災難,在最初的悲傷和最終的打擊之間,綿亙著周國平父女三人的完整生活——一個布滿陽光和陷阱、備受愛和蹂躪的世界。 周國平之所以寫下這一切,是因為他必須卸下壓在心頭的思念,必須繼續生活下去。 在這個喧鬧的時代,一個小生命的生與死,一個小家庭的悲與喜,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看完此書,透過這曇花一現的可愛生命,相信你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誕生誕生是一輪詩意的太陽,在它的照耀下,人間一切苦難都染上了美麗的色彩。 新生命的第一聲啼哭是不夾一絲悲傷的,因為生命由之而來的那個世界里不存在悲傷,悲傷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產物。 妞妞誕生了,一個有愛存在的全新世界就誕生了。
初為人父人母,對周國平來說是全新的體驗、全新的感情,是人生最奇妙的經歷之一,是人生航行中的一片新大陸。 然而,由于當時的妞妞已經身患絕癥,周國平的新大陸注定將成為他凄涼的流放地,生命中永恒的孤島… 苦難周國平本以為自己幸福之路,將跟隨妞妞的旭日初升般的生命經歷多彩多姿的風景。 何曾想到災難早已潛伏著,他的幸福實際上是一只金光燦燦的小球停留在懸崖頂端,一眨眼就滾下了萬丈深淵…… 嬰兒是神的作品,尚未遭到人手的涂抹和歲月的剝蝕。 如今,妞妞不是缺憾,不是美中不足,竟是完美一下子被全部毀滅! 然而,一個事件是插曲還是完整的樂章,并不取決于它所占據的時間。 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往往是短暫的,最震撼心靈的事多半是突然發生的。 妞妞雖生必死,即使挖去她的雙眼,暫時延長她的生命,也不能避免癌癥的復發,日后卻又要面對人生接踵而來的種種不堪與痛苦。 父愛如山,可周國平在痛楚中不知所從。 多少次,一個無助的父親雙手托著他病危的女兒,兀立在空無一人的房間里,蹲坐在人聲嘈雜的街頭,任憑眼淚滑落。 周國平不想用成敗來衡量一個生命事件的價值,也沒有為了減輕痛苦而故意貶低妞妞不幸經歷的重要性。 他寧愿把它的痛苦和價值一起接受下來,拒絕遺忘、拒絕放棄。 即使妞妞只活了18個月,可他們依然堅持給妞妞補充鈣片、定期打預防針,教她學喊“爸爸”“媽媽”。 因為,周國平知道:生活的意義在于當下,而人終歸是生活在當下的。 訣別人生的終點是死,是空無,在終點找不到意義。 于是我們只好說:意義在于過程。著眼于過程,人生才有幸?;蛲纯嗫裳?。 周國平和妞妞相處愈久,愛就愈深,最后的離別也就愈痛苦。 癌癥晚期的妞妞已經面目全非、說不出話,尋常的止痛藥已經不見效果,只能靠注射杜泠汀減輕痛苦。 面對社會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著我們,可以含笑受難,慷慨赴死。 可是,面對妞妞這樣的自然悲劇,我們只是朝生暮死的眾生,任何人都撫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 我們憤怒,但無處泄憤。 我們冤屈,但永無申冤之日。 我們反抗,但我們的反抗孤立無助,注定失敗。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創傷仍然是創傷。 只要末日尚未來臨,生活終歸是生活。 新生妞妞離開了,但生活還要繼續。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 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于同一種能力。 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妞妞》是周國平在死亡陰影籠罩下哺育女兒的愛哀交加的心境,在搖籃旁兼墓畔的思考。 同樣,也提醒我們在追求種種幸福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自己身邊,那就是平凡的親情。 我們在遭遇苦難時誠然可以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一能夠真正承受苦難,那就是我們的堅忍。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男人身上的父愛一旦被喚醒,就如同海洋般深廣。 同為人父的我,噙著淚水重溫了《妞妞》,在溫情與苦難氤氳的氛圍里,掠過周國平的平淡敘述,對父女親情有了更加刻骨銘心的體驗。 父親節將至,聊以此文,獻給偉大的父親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