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70~80%做過胸部CT的人都會發現報告上寫有「肺部小結節」,有的是單發小結節,更多的是多發小結節。尤其是高分辨薄層掃描CT,幾乎讓所有的小結節無從遁形。 今天,我們就邀請到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為我們講講「肺結節」的那些事~ 胡洋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 副主任醫師 醫生已開通健康小組 同濟大學醫學院博士、同濟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 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多篇,其中呼吸領域領先雜志CHEST收錄一篇,主持國家科學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衛生局資助項目等多項,參與完成國家級科學自然基金資助科研項目多項,多次參加國內外呼吸病大型會議并作匯報交流。 擅長:間質性肺病、胸內結節病、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癌、肺部結節等肺部疾病的診治;擅長支氣管鏡、肺穿刺等呼吸科各種操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治療體會。 肺結節為何如此普遍? 胸部CT看得更清晰 以前體檢大部分人都是胸片,這種二維的圖像根本發現不了肺結節,現在單位體檢幾乎都是胸部CT。 這個就像老年機和高清智能手機的區別,超高像素的手機能把人臉上的細紋都拍得清清楚楚。 人工智能的幫助 幾乎所有的醫院都安裝了識別肺結節的人工智能軟件,圖像導入軟件,1mm的結節都能被圈出來,并且計算出體積、CT值,判斷危險因素。 大眾更關注肺部健康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后,不僅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連肺結節檢出率也大幅度升高。 血常規 CRP、核酸、胸部CT是不少醫院住院前必查的項目。很多肺部早癌就是因為這個常規檢查被發現。 雙肺多發小結節,要緊嗎? 很多人之所以談結節色變,是因為他們看到肺結節就聯想到肺癌。事實上,肺結節與肺癌之間還隔著“千山萬水”。 影像學上≤3cm的球形或者類球形的病變都可以稱為結節,其中<1cm的結節為小結節,<5mm的為微小結節。 在檢出的肺部小結節中,絕大多數是良性結節,3mm以下的結節癌變可能性僅0.2%,直徑≤6mm實性小結節絕大部分良性,惡性概率<1%。 有統計數據顯示,低劑量螺旋CT查出的肺結節,96.4%是良性的。 在所有檢出的肺結節人群中,真正考慮惡性結節并需要手術治療的不足2%。 此外,相比較單發結節,多發結節惡性概率更低;相比較磨玻璃小結節,實性小結節良性可能性更大。 良性結節是如何形成的呢? 肺是唯一與外界相通的內臟器官,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肺部不停受到外界物質的侵害,包括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灰塵、飛絮、微生物等等。 肺部輕微損害以后自動修復所形成的疤痕就是小結節。 比如長期抽煙對肺的傷害,或者得了肺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或者是其它的一些呼吸系統疾病,它都有可能遺留一些疤痕,以小結節形式表現出來。甚至有些時候把正常的肺內淋巴結當成了肺小結節。 所以首次體檢,特別是年輕的朋友,沒有任何癥狀,僅是體檢發現肺部小結節,如果<8mm多數是良性的,不要緊張。 我們在體檢報告中會看到“雙肺多發小結節,建議定期復查”這樣的字樣,這種描述是影像報告的常規寫法。 畢竟有極少數結節可能會是早癌,或者將來可能癌變,所以密切隨訪是最好的辦法。 最后呢,我們對肺小結節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1.長期不變化的實性小結節一般考慮良性增殖灶; 2.首次發現的磨玻璃結節有可能是炎癥,可以先抗炎治療后復查,如果結節變小,考慮炎癥; 3.短期(比如1個月)突然增大一倍以上的肺結節,炎性可能性大; 4.長期不變化的純磨玻璃結節,可能是腺瘤樣增生或原位癌,定期隨訪觀察; 5.磨玻璃結節增大、實性成分增多,或者出現一些其他惡性征象,超過8mm,考慮高危結節,短期復查或考慮手術。 6.3~6個月內出現增大或形態改變的實性結節要提高警惕,因為實性結節雖然惡性概率相對低一些,但如果是惡性的話,惡性程度更高,浸潤型居多,需要及時手術處理。 7.40歲以上,長期抽煙的人、有惡性腫瘤家族史或肺癌家族史的人,對肺結節應該要更重視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