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晚清名臣之一,曾經有多位知名人物對曾國藩的評價都非常高,毛澤東也非常贊賞曾國藩,稱贊說“予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也對其十分欣賞,稱贊他“曾公乃國人精神之典范”。 有人將其一生概括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足見曾國藩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能夠得到這個如此高的評價,其實曾國藩應該感謝洪秀全。 清朝末期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太平天國運動,而洪秀全就是天王。太平天國在初期迅速占領清政府的大片領土,占據著長江各省,并且在軍事上還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對滿清統治造成極大的壓力。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正是太平天國運動席卷而來,歷史給曾國藩創造了機會。曾國藩創建了湘軍,并且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展現出非凡的忍耐力和執行力,讓曾國藩在清廷很快名聲大噪,成為手握大權的朝廷重臣。 公元1853年3月,太平軍成功攻占南京,將清廷任命的兩江總督杜建瀛斬殺。數日之后,洪秀全在簇擁之下進入南京城,將這里定為太平天國的都城,并且改名為天京。 這一年不管是對于洪秀全還是太平天國,都是至關重要的標志,從此之后的數年間進入農民起義的高潮期,太平軍不斷地東征西討,在清朝統治下的大地上點起熊熊烈火。 公元1858年5月,清朝鎮壓軍隊開始逐漸與太平軍抗衡,雖然此時清軍正在向天京進發,但是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將領的指揮下,太平軍仍然不落下風。 隨著事態發展,太平軍內部出現裂痕,農民起義運動的局限性愈發明顯,軍事實力對抗的天平正在悄然傾斜。公元1861年,當時英國海軍提督何伯曾經向洪秀全提出幫助太平軍對抗清廷,條件是事成之后平分中國,洪秀全為維護主權斷然拒絕。 英國都督看到洪秀全的想法不可動搖,于是轉頭向清廷提出獲利條件,支持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從這點上來看,清朝統治者還不如草根出身的洪秀全有骨氣,包括末代皇帝溥儀。 公元1862年,湘軍在曾國荃的帶領下已經占領雨花臺,對天京外圍的據點也進行逐一清理,天京陷入湘軍的包圍當中。隨著湘軍圍困時間的增長,太平軍基本處于斷糧狀態,但是晚年的洪秀全不愿聽取李秀成突圍的建議,仍然堅持固守天京。 公元1864年,眼見天京已經圍困多日,而此時的曾國藩另有重要事務要忙。要知道此時的曾國藩已經不是單純的軍事長官,而是身兼多種角色,比如在安慶設置了一個軍械所,當時天京局勢基本沒有什么變化,曾國藩就交給弟弟曾國荃來負責,自己趕回安慶去處理其他事務。 在天京城外的曾國荃一點也沒閑著,他命令士兵在城墻外挖地道,準備用炸藥將城墻炸毀,以此作為攻城的突破口。 自從天京被湘軍圍困后,洪秀全一直都處于焦躁不安的狀態,生活上也隨性起來,同年農歷四月,洪秀全在天京去世,死因是服毒自殺。 當時天京城處于緊要關頭,李秀成主張秘不發喪,讓洪秀全兒子洪天富貴繼承大位。 一個多月后,也就是農歷六月,湘軍將城墻炸開二十余丈的缺口,經過一番激戰后占領天京。李秀成帶著三千手下喬裝打扮成湘軍模樣,帶著幼天王順利逃出城,但是在逃跑途中李秀成與洪天富貴走散。 三天后,李秀成被湘軍抓獲,自然被押送到曾國荃那里。 身在安慶的曾國藩接到天京前線的捷報,僅僅五天后,曾國藩就到達天京。曾國藩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審問李秀成,詢問洪秀全的下落,也就是說到這時候為止,曾國藩等清廷關鍵人物還不知道洪秀全已經去世的消息。 根據李秀成的口供,曾國藩終于知道洪秀全其實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服毒自殺,并且將尸體埋在天王府的院子里。聞聽此言,曾國藩立即派人前去查證,在宮女的將帶領指引下,曾國藩真的找到一具男尸。 史料記載,尸體身穿黃色龍紋綢緞,經過對尸體的辨認,曾國藩得到報告確認洪秀全已死。 湘軍攻破天京城后,在城中大肆搶劫掠奪三天,湘軍士兵隨意燒殺百姓,史料記載“三日間斃賊十萬人,秦淮長河尸首如麻”。不僅是湘軍士兵貪財,就連曾國荃也非常關注太平天國的財富,據傳說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藏有大量寶藏,于是曾國荃就想通過李秀成來獲取寶藏地址。 曾國荃對于李秀成審問非常殘酷,各種刑罰都用上了,將一個鋒利的小刀和一個錘子放在李秀成面前,威脅他說出寶藏的藏匿地址,否則就是千刀萬剮。 李秀成最終也沒有說出太平天國的寶藏,惱羞成怒的曾國荃將李秀成的雙腿扎得血肉模糊。 再說回洪秀全的死,從事件的時間線可以發現,當曾國藩以及慈禧得知洪秀全死訊的時候,他已經去世一月有余。先來看看慈禧對待洪秀全的態度是怎么樣的? 在正史中并沒有關于慈禧對處置洪秀全的旨意,不過從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造成的危害程度來猜測,慈禧必定從內心恨死了洪秀全以及太平天國,因此下令對洪秀全五馬分尸是完全可能的。此外,參照慈禧對待太平天國其他將領的態度,就算是命令給洪秀全凌遲處死也是可能的。 在英國人的筆下曾記載了慈禧對洪秀全的處置意見,“驗畢戮尸,舉烈火而焚之”。 同時,在曾國藩幕僚趙烈文的記載中,曾經對發現洪秀全已死之后的事情進行記載,對尸體的處理是確認后火化。 當然,坊間存在曾國藩將洪秀全挫骨揚灰的傳聞,大致是這樣的:曾國藩命令將洪秀全的尸體抬到以惡搞鐵架上,將尸體燒成灰燼,隨后將骨頭也研磨成粉。這樣還不足以排解曾國藩的怨恨,于是將洪秀全的尸骨放在大炮口,將其開炮打進江水中。 以上這種說法是在十余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出現的。 個人認為,曾國藩從心底里不會怨恨洪秀全,雖然曾經經歷過幾次想要結束生命,但是以曾國藩對官場規則的熟知,他一定明白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是自己以及湘軍的立身之資,太平軍覆滅也標志著自己作用即將結束,擁有的權力也要及時奉還。事實也正是如此,曾國藩將手中權力如數奉還,以此向慈禧太后表達自己的忠心耿耿。 總之,慈禧對洪秀全的恨意可以說是無以復加,而曾國藩則沒有那么明顯,曾國藩也沒有違背慈禧的旨意,因為當時洪秀全已經去世月余。抗旨不遵是殺頭大罪,以曾國藩的性格來說,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