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七夕(農(nóng)歷七月七日)成了炙手可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甚至打出了“中國情人節(jié)”的標簽。 不過,這一天,并不是一個非常喜慶的日子。 生日為七月七在古代民間看來是不吉利的。 我們該記得,《紅樓夢》里王熙鳳得了一個女兒,但是這個孩子體弱多病,鳳姐就推測根源在于生日是七月七的問題。鳳姐就找到劉姥姥幫忙取個接地氣的名字壓下孩子生日帶來的不幸,于是劉姥姥這位具有民間智慧的老太太偏以“巧”為名,并且說這叫“以毒攻毒”。 生日是七月七,為什么被看作不吉利呢? 首先,農(nóng)歷七月在中國古代迷信觀念中就不是一個好的月份。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而七月七日與此相距不遠,因此有可能沾染上邪祟之氣。 其次,按照數(shù)字的陰陽性質(zhì),奇數(shù)為陽,陽至極為剛,至剛則易折。比如“九月九”雙九就是陽氣過盛,要遍插茱萸辟邪。“七月七”雙七同理,更何況作為女孩本該屬陰。 再者,七月七日喜鵲都飛到天上為牛郎織女搭橋去了,那么,人間的喜氣就非常少了。 實際上,牛郎織女一年一會,本就不是完滿的愛情狀態(tài)。 七月七日這天因牛郎織女相會,不僅喜鵲都忙去搭橋,而且近期也經(jīng)常多陰雨天。這就更容易引起敏感的人傷感。 像李清照、朱淑真這兩位女詞人寫的七夕詞就沒有那么歡樂。 李清照有《行香子·七夕》
在這首詞里,首先展現(xiàn)的是一副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的景象:初秋時分,蟋蟀在草間哀鳴,似乎在唱著生命最后的哀歌,因而驚嚇到附近的梧桐樹,導(dǎo)致葉子墜落。其實,受驚的不是梧桐,而是李清照自己。 陳祖美先生考證此詞當(dāng)作于“崇寧中期”,那時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后不久,新舊黨爭異常激烈,而李、趙二人的父親分屬不同的黨派,在敏感時期,新婚夫妻只能分開。 七夕之夜,喜鵲來了,相會的橋亦已架好,牛郎織女開始相聚,而李清照卻不能見到夫君,因而將牛郎織女故事類比自身處境,天上“關(guān)鎖千重”,人間亦是。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想要表達的是——快樂的時光總過得太快,短暫的相聚之后,面對的將是更大的痛苦。 最后詞人以景語作結(jié),“霎兒晴,霎兒雨,霎而風(fēng)”既寫“七夕”之夜的天氣,又為牛郎織女短暫的相逢而又要離別感到愁苦萬分。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有《鵲橋仙·七夕》一詞:
這首詞的上片寫的是牛郎織女的離恨愁苦,這與一般的七夕詞而言并沒有特別出彩之處,真正的“高光”,在下片。 朱淑真指出: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雖然每年只有一次,卻要忍受一年的分離之苦。然而在朱淑真眼中,卻是“滿意”的。 我們知道,朱淑真命運多舛,頗具文才的她嫁給一位志趣不合的丈夫,感情生活一直是非常壓抑的。加上朱淑真后來又被丈夫誣陷行為不端,最終她在各種煎熬中郁郁而終。 能和有情人一年一度相會一天,在朱淑真看來也是“滿意”的。 朱淑真在篇末發(fā)出詰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既然牛郎織女的愛情如此堅貞,那么為何不能成全他們的朝夕相處呢? 像這樣“天問”,是得不到什么答案的。 朱淑真的困惑也許任誰也無法給出一點答案,但是我們能見到朱淑真的體悟:愛情之于女子莫過于陪伴。 這一點,和李清照在《行香子》中表達的期盼有類似之處。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的是溫馨浪漫的嗎? 也許你要說,像李清照、朱淑真畢竟是女子,她們的主要活動空間就在于狹小的閨房之中。那么對于女子來說,感情與家庭已然就是人生的全部,就決定她們認為有情人的長相廝守、朝夕相伴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正如秦觀那首經(jīng)典七夕詞《鵲橋仙》也并非是純粹地積極熱情的。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個“豈”字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自我寬慰? 這首詞開頭兩句“纖云弄巧,飛星傳恨”,一個“恨”字,充滿無奈與感傷。 更不用說“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之類的表達。 實際上,牛郎織女雖然一年只能相聚一次,但是這種“苦戀”卻從某種層面上具有非常強的確定性。而人間無數(shù)癡男怨女,哪怕曾經(jīng)纏綿悱惻,也終難免被迫分離,且無法預(yù)測、無法控制。 相比之下,牛郎織女一期一會卻是亙古不變的。“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此言不虛。 因此,“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當(dāng)然可以理解為是秦觀對于與心愛的女子不得不分離的現(xiàn)狀所作的寬慰之語。但是又何嘗不是對牛郎織女那種具有確定性的感情的一種艷羨呢? 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溫馨浪漫的底色,卻是悲涼。 據(jù)墨醬觀察,“七夕情人節(jié)”概念比較火熱的地方,往往是購物之所在,線上線下都爭先恐后地打出了“七夕”的招牌引導(dǎo)人們?yōu)椤皭矍椤辟I單。 弘揚傳統(tǒng)節(jié)日本來是件好事,但是把七夕當(dāng)作一個熱鬧的情人節(jié)恐怕偏離了這個日子原來的調(diào)性。不理性的消費主義,更是與牛郎織女沒啥關(guā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