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碳、氫、氧、氮、硫、磷、氯、鈣、鉀、鈉、鎂這11種是人體及動植物體中含量較多的,稱之為常量元素。鈣對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不僅心臟、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工作都需要鈣,骨骼更是離不開鈣。 不管處在哪一個年齡段都是需要補充鈣元素的。兒童缺鈣會影響生長發育,成年人缺鈣會增加骨質疏松甚至骨折的風險。 人體需要多少鈣,取決于年齡和性別。正常情況下,女性19-50歲,鈣攝入量在1000毫克每天。女性大于50歲,鈣攝入量在1200毫克每天。男性19-50歲,鈣攝入量在1000毫克每天。男性50-70歲,鈣攝入量在1000毫克每天。男性大于70歲,鈣攝入量在1200毫克每天。最好的鈣是每日從食物里獲取身體所需要的鈣,食物里的鈣要比鈣補充劑更加容易吸收和利用。 說起補鈣,人們通常會想到鈣片,通過吃鈣片進行補充身體所需的鈣元素,但并不一定是一定要吃各種各樣的鈣片進行補鈣,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是含有鈣元素的。 吃蝦皮可以補鈣?醫生:真正補鈣的是這4種食物,很多人卻不愛吃 蝦皮或許是人們最容易想起的補鈣食物,吃蝦皮可以補鈣,但補鈣的效果并不明顯。所以想要通過吃蝦皮來達到補鈣的效果,是很輕微的。而且蝦皮中缺失的鈣很多,以至于人體的吸收率并不理想。 蝦皮含鈣量高但有點硬,食用進胃里后不可以被消化吸收,針對有胃病的人還會繼續造成胃疼痛,所以蝦皮補鈣最好還是少吃或不要吃。 1、乳制品 乳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鈣離子,且其濃度比例很適合人體的吸收范圍,是補鈣的良品。但乳制品中的脂肪來自牛奶,多以飽和脂肪為主,若體內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可能會對膽固醇的代謝造成影響,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2、綠色蔬菜 很多人可能覺得吃蔬菜不能補鈣,其實是可以的,不要小看蔬菜的鈣元素含量,它并不比牛奶差。蔬菜在補充鈣質的條件下還能補充一些維生素以及有益元素。 人們擔心植物來源的鈣吸收率低,主要是考慮到蔬菜中含有草酸。的確,草酸廣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當中,會影響鈣的吸收。不過,不同的食物中草酸含量差別也很大。 3、海鮮 對于補鈣的人群而言,海鮮也是不錯的選擇。魚類也是含鈣高手,如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海帶也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后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用蝦皮做湯或做餡也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但是對海產品過敏的人群要注意不可因為補鈣而盲目進食魚類海鮮食物。 4、豆制品 豆腐補鈣勝在吸收補鈣的關鍵,除了鈣含量,還在于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專家介紹,不經過深加工的大豆,人體對其鈣及蛋白質的吸收率大概60%左右,而制成豆腐后,吸收率可提高到90%。而補鈣的同時,豆腐中所含的大豆油脂亞油酸比例較大,又不含膽固醇,不僅有利于人體生長,又可預防心血管病、肥胖等。 結語:補充鈣元素的同時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它的作用是促進鈣元素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曬太陽也是人體補充鈣元素的方法之一,所以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曬太陽,補充鈣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