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中促成長 ——第三周給周校長的回信 尊敬的周校長: 展信佳!您在本周來信中,聯系我們校園的實例給我們解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中第五條到第十條。您將我們閱讀中可能出現的不理解處及時進行解疑。這樣的共讀方式給我們開辟了一條新徑,使我們對閱讀完這整本書籍不那么恐懼。 文中您指出,我們教師需要有足夠的底氣給學生介紹書籍。說來很是慚愧,對于這點,我明顯底氣不足。以前總是為自己尋找借口,認為讀寫是語文老師應該的。現今真正開始接觸讀寫,才深深明白,全科閱讀是有它存在的充分道理的。讀,不僅促進了自己的成長,也促進了孩子的成長。當孩子們課堂所學與他課外所見可以相互建立關聯時,他的思維必定是活躍的,他的興趣必定是高漲的,他對學習也必定是熱愛的。而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教師只有經歷不斷的閱讀。因為只有教師儲備量足夠,才能給予學生恰當的推薦。也唯有教師自己熱愛閱讀,才能帶領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之外,課堂是我們教師的主陣地,我們還要從讀中反思自己的教學。從上學期開始,我校一直推行共同體學習,要求班級里全體成員參與,一個都不能少。這與老蘇文中所提不謀而合。蘇在第一條中就明確告訴我們,每個兒童從事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對于每個孩子我們要善于確定他此刻能達到什么水平,我們要使他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第八條中,他同樣指出,在課堂中我們要使所有的學生都進行思考。 在傳統課堂中,由于部分孩子游離在課堂外,所以促使全部孩子都進行思考這顯然難以達成。而共同體學習模式,正是基于孩子原先的基礎,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提倡他們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匯報。我們盡量使同水平的孩子一組,完成他們能夠達成的目標,建立他們的自信。由于是同質小組,組員之間溝通更流暢。對照上述,仔細反思自己平日的教學,真是有諸多不足,需要不斷改進。 以讀促學,以讀促思。希望接下來的日子里,自己和孩子們能不斷閱讀,在閱讀中共同成長! 祝:工作順心! 您的同行者:林芳 2019.9.17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