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四經》封存了二千多年,終于沖破時間膠囊的封閉,重新橫空出世 原創:熊春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備最快樂!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黃帝四經》,是一部比《黃帝內經》的文化價值更高、作用力更為廣博的著名道家學說經典。《黃帝內經》,總結的是2500年軸心時代以前人類慧智同參,研究生命真相,修身治病的理法經驗總結。《黃帝四經》記錄的,則是慧智共運,修身治國平天下,天人合一治世的寶貴經驗和方法。只有從這兩部著名經典在2500前誕生的現實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文化教育,一個養生修身。這兩條,自古以來就是道德根文化的瑰寶,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奇葩。這兩個系統,全部都是落實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這個過程當中。可惜,我們在2000年前開始主動拋棄了她,把這一個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給埋葬了。 《黃帝四經》,上承于伏羲內文明的易道文化思想,構成了鮮明時代特征的法道文化思想,在2500年前就完全成熟,繼而盛行于西漢初期,并且與《老子》完美結合,從而給漢朝帶來文景之治的輝煌、光武中興的繁華。 然而,黃學被淹沒了2000余年,不見蹤跡。西漢初期流行的黃老文化思想,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一直是個迷宮。1973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書,突然打開了長久封閉的時間膠囊;同時,揭穿了老子《德道經》變成《道德經》以及《黃帝四經》突然人間蒸發的秘密。漢武帝與宰相田蚡利用改良儒生董仲舒,制造一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文化顛覆,創造、培養、扶生智能型儒文化運動的佐證,也就更加鐵案如山一般地擺在世人眼前。中國的內文明所誕生的文化和教育,從此完全拋棄了慧智共運型文化,完全淪落為智能文化。 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和《黃帝四經》,由于收藏于外姓王的庭院和墓葬中,而躲過了當年皇室對道家文化大清洗的空前浩劫,封存了二千多年,終于沖破時間膠囊的封閉,重新橫空出世。它們的聯袂出土,昭示的是中華民族2500年以前長期存在的道德根文化系統的重新復活,是中華古老內文明大慧大智井泉的重新噴發,從而滋養子孫后代。古代道德高峰上的慧智型文化、圖文思維教育方法,為人類超越智能文明的局限性,回溯于歷史軸心時代之前,跨越歷史長河,重新認知伏羲的易道文化、黃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帶來了勃勃生機和可靠的史料依據,以及原生態的德慧智教材與課本。 《黃帝四經》是什么樣的一部經典?就可以說,是軸心時代之前,在道學還是社會主流文化的時期,人們用于修身,實踐內文明而產生德慧智文化的一部教科書。她與《易經》一樣,是開啟智慧頭腦、培育圣賢心靈、弘揚道德文化、實現民族復興昌盛的教材和誦讀的課本。 《黃帝四經》這部經典,在歷史上而言,曾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黃帝四經》這部經典巨著,在歷史上曾經長期肩負著修身治國、文化教育的重要歷史史命。有史可查,最具有說服力的是,在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戰亂以后,漢代以劉邦為發端、竇太后為中堅、劉恒為實踐者的漢朝皇室,運用《黃帝四經》和老子《德道經》,建國治亂,教育興國,獲得了有史記載中的極大成功,是開創漢代文景之治歷史輝煌的精神食糧,是光武中興能量來源的基礎。 《黃帝四經》命運的啟示 《黃帝四經》的生成和消失,對我們有哪些啟示呢?《黃帝四經》誕生于《易經》之后,她作為《易經》文明和文化的承傳應運而生,作為大道指引人類社會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教育而誕生。在人類社會歷史離道失德下滑過程中,她的生成,具有阻扼、減緩、改變人類道德精神文明下滑蛻變的巨大有效的教育功能。 《黃帝四經》在漢武帝當權時的突然消失,應驗了老子“忠信之泊,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的精辟預言。起于秦始皇的天下為私,在漢武帝身上更加強化和深重,對道德的背叛日益明顯,故而動用政治手段,不惜一切地清理《黃帝四經》和篡改老子《德道經》。這可以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重創,是一個傷痛,應當引起整個民族的深刻記憶,再也不能允許這樣的事例發生。 配圖:玉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