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溫家寶副總理作記錄 袁呈彥||湖北 今年是個特別的年份,河南湖北等多個省市局部相繼降下特大暴雨,沿海省市遭臺風煙花侵害,數十個省份發生高溫,強對流天氣,使我聯想到20多年前多災多難的1998年。 1998年7月至9月,是我一生銘心刻骨的90天。 這年夏天,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最惡劣的組合型洪水。其來勢兇猛、洪峰之多、水位之高、流量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均為歷史罕見。 6月26日,湖北省監利縣荊江段城南站進入設防水位,28日全縣150公里長江堤段全面進入警戒。監利水位四創新高,最高水位38.31米,超歷史1.25米。江段超保證水位運行67天,超歷史最高水位運行42天,長江干堤有92公里靠子堤擋水。 98洪水是渾黃的,它不再是溫順安馴的桃花春雨,它從源頭沱沱河走來,挾帶巨量泥沙,奔騰而下,沖毀堤壩,淹沒田園;98洪水是黑色的,它殘酷而狂暴,摧毀房屋,吞噬生命;98洪水是火紅的,沿江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力以赴,挑戰極限,戰勝了大洪水,保住了長江大堤,保住了江漢平原,保住了大武漢,保住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它成為全國人民的紅色記憶。 荊州630萬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尉建行、李嵐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最關鍵的時刻,來到抗洪第一線,靠前指揮,慰問軍民,給五萬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和百萬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特別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溫家寶同志在一年中先后七次視察、指揮荊州防汛救災、抗洪搶險,戰勝百年不遇特大洪災工作。 8月6日晚22時20分,溫家寶率國務院副秘書長馬凱、水利部副部長周文智、民政局副部長范寶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符傳榮、長委主任黎安田等飛抵沙市,一下飛機即同省委書記賈志杰、省長蔣祝平等連夜驅車趕往監利縣。這是溫副總理第四次到荊江一線指揮抗洪搶險,也正是監利縣迎戰長江第四次洪峰的前夕。 7日凌晨零時45分,溫家寶步行至監利縣楊家灣、西洲垸慰問了堅守在此地的空降兵某部官兵。這時,遠在中南海的江澤民總書記打來電話詢問水情,溫總理說:“這里有空降兵把守,水位比較穩定,請總書記放心。”他來到哨所、軍營,仔細詢問了部隊戰士們的精神狀態, 兵力把守及有關情況,并反復強調,你們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難,中央都滿足你們。空降兵馬殿圣少將表示:請黨中央放心,我們一定守住大堤。 晚上21時左右,忙碌了一天的溫家寶在監利賓館綜合樓主持召開防汛抗洪專題會議。 我剛安排好在前沿陣地采訪回賓館的各路新聞記者的生活,突然接到縣防總的電話,通知我參加一個會議。我來不及回家洗澡就背著相機、錄音機等直接到會議室。按慣例,每天晚上我都要參加縣防總召開的例行碰頭會,分析每天的汛情、雨情、險情,安排布置第二天的防汛搶險工作。我正在尋思,怎么換了會議地址? 傍晚,長江沿線干堤和子堤燈火通明,滿天繁星,暑熱難耐。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到會議室之前,會議工作人員檢查了我的攝影包及其它采訪工具,就推門進了會議室,沒有一級保安措施,也沒見任何一個便衣保衛人員。 原來,省、市、縣辦公廳、室,都沒有派人做記錄和錄音,就臨時安排我做記錄和錄音。 會場沒有設主席臺,是一個矩形會場,溫總理面目清瘦,但精神飽滿,他宣布會議開始,省委、市委領導同志已開始匯報荊江防汛形勢,之后,省、市防汛部門的專家也相繼發言,傾向性觀點和意見是,荊州2000余公里長的荊江大堤、長江干堤、連江支堤全線吃緊,管涌、滑坡、渾水漏洞等險情不斷,加之堤身浸泡40余天,洪水高位運行,守堤軍民身心疲憊,潰堤決壩的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建議中央下達分洪令,以緩解荊江大堤、長江干堤的險情,確保江漢平原、大武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荊州市委書記劉克毅曾經擔任過省水利廳廳長,荊州水利局老局長易光曙,他們都十分熟悉荊州的防汛形勢,懇請中央盡快下達公安分洪區的分洪令。 這時,從公安縣趕來的荊州市長王平,風塵仆仆,滿臉疲憊,他是蹲守公安的市領導,剛剛坐定。 時針指向零時45分。他的手機震動了,對方向他報告:公安孟溪大垸潰口了,垸內有13.5萬人,來不及轉移,形勢十分嚴峻。 溫總理立刻打斷了會議發言,關切地問:孟溪大垸有多少群眾?有沒有人被洪水淹死?你們要立即行動,采取得力措施,救人要緊! 會議氣氛頓時凝固了起來。蔣祝平省長馬上離開座位,到會場外打電話,調配部隊沖鋒舟和搶險器材。市委書記劉克毅和市長王平心懷愧疚,踉踉蹌蹌地跑出了會場,連夜趕往一百公里外的公安縣,指揮救援。 會議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聽取賈志杰、蔣祝平的匯報,征詢中省市三級水利專家的意見。 8日凌晨2時,溫總理開始講話,語速較慢,話音較輕,但干脆而堅定。 他說:目前,湖北防汛抗洪形勢非常嚴峻,隨時都可能發生危險。省委、省政府及時向中央、國務院報告了近期防汛搶險的幾條作法和措施。中央原則同意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報告。只提出一條,這就是分洪令的批準權限在黨中央、國務院,是否分洪必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討論決定。來的時候,江總書記、朱總理給我講過,只有這一條必須中央批準。 他接著提出了四點要求和意見: 一、湖北省委、省政府要堅定信心,對堅守大堤的工作進行再動員、再組織、再部署、再檢查,按照萬無一失的要求加強防守,認真搞好巡堤、查險、除險。 二、在當前防汛處于緊急狀態的情況下,沿江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縣以上的各級領導干部要上堤,晝夜都要有領導值班。機關除堅守正常崗位的外,大部分干部和共產黨員都要上堤,和群眾一起嚴防死守。 三、請省政府將險要堤段列出清單,周密部署,根據險情增派力量,確保這些堤段不出問題,重要堤段要增派解放軍……我來的時候,中央領導一再指示,要人給人,要部隊可以緊急調動。危險堤段要設立臨時指揮部,由地方領導和部隊首長聯合負責。 四、要科學防守堤段。省里要組織水利技術人員參加關鍵部位的護堤工作,幫助排除險情。 在談到分洪問題的時候,溫室寶顯得十分慎重,語重心長地說:分洪要同時具備這樣三個條件,一是長江沙市水水位超過45米,二是要水位仍在上漲,三是長江上游、四川東部、長江流域繼續下雨,發生大洪水。在這種情況下,我向中央匯報,經過中央批準,到時候可下達分洪令。分洪令下達后,要再給群眾一定的時間轉移。 他接著語重心長地說,同志們,從1954年以后,年年有分洪預案,但44年我們沒有經歷過一次真正的實踐,所以對分洪所帶來的困難,對群眾轉移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足夠的估計。現在,地方經濟發展同44年前不一樣了,還有,我們國家的內外影響力也同44年前不一樣了。為什么中央慎重地考慮到荊江分洪這件事?因為它不同于破一個垸子,這是54萬人口轉移的問題。因此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有足夠的估計。 在講話的最后,他加重語氣又說,剛才就垮掉了一個孟溪,許多群眾被困在里面,這些地方就得派部隊特別是舟橋部隊立即搶救,先救人! 公安縣孟溪大垸是長江邊的一個民垸,內有孟家溪、甘家廠、章田寺3個鄉鎮和一個林場,共72個村,14.87萬人。由于潰口口門在半小時內已撕開30多米寬,洪水落差近10米,根本無法搶堵! 先救人救命!采取一切可行的辦法救人!我們已經是毫無退路了,我們一定要背水一戰。荊州有什么困難,需要什么,中央全部滿足你們,需要多少給多少。現在趕快去救人!溫總理反復強調。 省防指遵照溫總理的指示,立即行動,從武漢調3架直升機火速空運15500件救生衣空投孟溪大垸,迅速調集110艘沖鋒舟趕赴災區。 在溫總理的講話中,彰顯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在天災面前,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他最后說,氣可鼓不可泄!我們一定要以更加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堅守長江大堤! 凌晨3時,會議結束。他又召集了一個小型會議,直至凌晨5時。這時,溫家寶對工作人員說,我去瞇一會兒,一有緊急情況,馬上叫我。 連夜,會議的情況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報告給了黨中央、國務院。 散會后,我把錄音筆交給縣委辦公室的同志,和他們一起整理總理的重要講話。 在整個會議期間,除了給總理錄音,我沒有隨意走動,在錄音的間隙拍下溫總理憔悴的形象。 這次重要會議,只有一名新華社記者參與,其他新聞媒體沒有參加,因為會議內容不宜公開,省市領導也沒作要求,所以會議內容一直沒有公開報道。后來省市領導把整理出來的講話記錄印發后,傳達到沿江抗洪軍民,指導長江流域的抗洪搶險工作。 關于分洪不分洪的問題,溫總理在監利的這次緊急會議上已經拍板,這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勇氣,要敢于決策和善于決策,敢于承擔責任和風險,更需要實時對水情雨情和險情的把控。體現了一個國家領導人的雄才大略和使命擔當。溫總理這次會議,他給湖北的黨政軍領導和數十萬守堤軍民鼓了勁,提了神,打了氣,要以必勝信念迎戰更大的洪峰,嚴防死守,誓與大堤共存亡! 下午,溫總理從荊州急赴江西九江,指揮九江堵口搶險。 1998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我機緣巧合地給溫副總理作了一回會議記錄,這是我終身難忘的一件事情! 插圖/作者 作者簡介 袁呈彥,微信名,濱湖蒿萊,湖北洪湖人,大學文化,修完華中師大文藝學研究生課程,長期從事宣傳文化戰線工作,退休。公開發表新聞、政論、文學作品近百萬字。現居住武漢。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王 鵬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