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殺死病毒,不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醫逐漸“西化”的診療方式,像極了大清朝,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時的潦倒。 大清朝的末期,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簽了一大堆,陪著笑臉,送著錢,卻還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慘樣。 為什么呢?自身實力不強,所以只能任人宰割。 而身為中醫人,我很悲痛,如今的中醫傳承也是舉步維艱。 上個月,中醫院的朋友邀我共同合作,為高血壓患者進行調理,朋友那天早上有個會,我就自己在醫院瞎溜達。 這一溜達,看得我是瞠目結舌,雖然名為中醫院,可是一套流程下來,全是西醫的儀器和檢查,好不容易到了醫生那,望聞問切說不上,舌診敷衍,脈診直接跳過,這還是我印象中的堂堂中醫院嗎? 我并非排斥西醫的東西,只是覺得在融入其優勢的時候,不應該丟了自己的東西,那可是咱民族自己的文化瑰寶,愣是被遺忘的僅剩殘羹,何其可惜! 就拿慢性肝炎這個病來說吧!中西醫從治療思路上來說就差別甚多。 西醫,對這個病的理解,就是病毒感染,治療方法就是抗病毒,這毋庸置疑是有效的。但有效,不一定就意味著是正確的。 這就好比在戰場上打仗,外敵侵入了,你也組織一幫人抄家伙去干架,解決爭端。可若是敵人早都打到你跟前了,進了城市、村莊,你再發動大家去打架,難免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此刻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斷了他們的糧草,古人尚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何不利用這一點,作為突破口,把病毒的資源給斷了,它不就囂張不起來了嗎? 而好的中醫,運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前段日子,門診上來了一位患者,這人就是多年的慢性肝炎。 他四十多歲,脈沉,細,無力,還有點滯澀,稍微有一點偏硬,舌體胖大。 我仔細瞧過他的情況后,擬方:鱉甲、雞內金、烏梅、百合、白芍、炙甘草、威靈仙、大黃。 結果,一付藥下去,患者肚子咕咕叫,然后非常痛快地排了好多大便,量遠遠多于平常的量,非常臭。 說好多年了,從來沒有效果這么好的藥。就堅持吃了一段時間,慢慢地淤滯排出去的越來越多,體內越來越干凈了。 針對他這個病,我沒有考慮病毒,只是針對患者自身的正氣來做調理。 只要把人體的一氣周流調通暢了,體內的環境不再適合病毒的繁殖、生長,它就失去了發展的機制,所以就自然滅亡了。 慢性肝炎患者,脈比較細、比較沉這種,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太肉,沒有骨氣,沒有陽剛之氣,那咱就用藥物把這一氣給鼓動上去。 接下來,我就講講當時開方的意圖。 這鱉甲一味,破氣的效果也很厲害,但要記住控制用量,此味藥,讓它細水長流的發揮功效,才是明智之舉。 雞內金,既能運轉中焦,它本身是雞的胃,也有很好的破郁結的作用,臨床上我多用炒雞內金,轉運中焦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炮姜,脈硬的話,就是有寒象,寒主收引呀,因為郁滯的時間長了,陽氣消耗的比較多,元陽虧,陽氣不足,所以要用炮姜。這里為什么不用干姜,因為干姜有點偏燥,容易傷陰津,所以棄用。 烏梅、百合、白芍、炙甘草,這四味,是柔四逆散的配伍,用在此處,有舒暢肝氣之效。 患者一氣周流通暢了,病毒失去了生存的環境,自然就會消失殆盡了。 我已到了花甲之年,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個崗位上干多久,可讓我親眼看著中醫就此消沉沒落,比看著自己崇拜的偶像泯然眾人,還要心痛。 誰來拯救中醫傳承的根?這是我最后的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