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座,河北靈壽幽居寺塔。 位于河北省靈壽縣西北山區(qū)的沙子洞村,因其背依翠峰面臨清流,景色秀麗,清靜幽雅,而得“幽居”之名。 該寺所保存的石碑碑文表明,該寺和塔是北齊使節(jié)散騎常待都督、定州諸軍事?lián)彳妼④姟x同三司、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趙郡王高睿為其亡父、母、伯、兄、妾及自身功德于天保七年,即公元748年修建。
它既不同于漢族傳統(tǒng)的樓閣式寶塔,也不同于元代盛行的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喇嘛塔,可謂自成一體,獨具匠心。 塔原坐落在江南名剎秀峰四周,坐北朝南,通高11.2米,分臺基、塔身、塔剎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門,正面額上刻有“古塔重興”四個大字。 該塔的臺基為方形,一共有7級,高約20余米,第一層正南面有拱形門,可以從拱形門進入方塔內(nèi)。第二層以上,面闊和高度逐漸遞減,各層共有17尊漢白玉小造像,并隨著塔層逐層縮小,雕刻精細,是北齊的石刻珍品。 須彌座正中束腰處有修塔題記的“澄覺精舍記”字樣,為考證建筑年代提供了線索,左側(cè)刻有“吳門石匠吳德謙昆仲造”,右側(cè)刻“院道者志園同共斡緣”,上梟部飾有“惹草如意頭飾”。 塔剎是一個石雕葫蘆狀花瓶,寶珠結(jié)頂,下設(shè)覆蓮、相輪和四角起翹的石龕,石龕四周的壸門各鐫刻一尊坐像,安放在由八層寬窄不等的石塊所組成的剎臺上。據(jù)說,元代大書法家、湖州刺史趙孟頫見了這塔后贊不絕口,欣然揮筆題寫下了“幽居寺塔”四個大字。 大美中國古建筑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guān)注,感受中國古建筑之美! |
|
來自: 晨曦曦 > 《古塔2(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