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癥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或者大家在職業過程中都見過,在臨床概述上,涎石癥和慢性涎腺炎及慢性硬化性涎腺炎有密切關系。而且主要青壯年為主,男性比女性多見。 此類疾病可發生于涎腺的導管或腺體內,主要發生于導管內,90%以上發生于頜下腺,與頜下腺導管的走行是自下而上開口于舌下肉阜、導管較長且管徑相對較細、頜下腺分泌液含黏液高、流動性較差等有關,腮腺結石的發生率次之,舌下腺較少見。小的涎腺結石癥狀不明顯,大的結石阻塞導管影響唾液排出時,則出現阻塞性癥狀,進食后有脹痛感,導致繼發性感染。一般認為涎腺結石是由于鈣鹽圍繞脫落的上皮、細菌或異物沉積而成,或與全身代謝有關。說到這,大家了解到了涎腺涎石癥的臨床概述,我們步入主題來講解一下,關于涎石癥的超聲表現。在超聲下腺體內可見到清晰的點狀或團塊狀強回聲,后方伴聲影(圖1)。如發現為腺內結石,這個是時候我們大家觀察腺體內,可見腺體內數個較小的強回聲團呈散在分布,后方聲影纖細,如結石<2mm,則后方可無聲影。如果引起導管的阻塞時,可在擴張導管遠端探及團狀強回聲。其中頜下腺導管內,結石通常在口底肌層的口腔側(圖2),而腮腺導管內結石則通常位于腮腺的淺葉或面頰部主導管內。同時擴張導管內常可見可移動的點狀或絮狀不均質回聲。(圖2: 在超聲下可看到,頜下腺導管結石, 且頜下腺腺體內部回聲不均勻)涎腺結石往往發生在涎腺炎的基礎上,整個腺體改變可不明顯或稍增大,長期炎癥則可致腺體縮小,腺體內部回聲分布欠均勻或不均勻。2.涎石較大時,導管阻塞,可以引起近端導管囊狀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