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的“伊號作戰”之后,山本五十六決定去視察巴拉爾、布因、肖特蘭等前線基地,以此來鼓舞士氣。但是讓日均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這封機密電報被美軍截獲,并且還成功破譯,使得美軍完全掌握了山本五十六的行動去向。...
在南太平洋的“伊號作戰”之后,山本五十六決定去視察巴拉爾、布因、肖特蘭等前線基地,以此來鼓舞士氣。但是讓日均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這封機密電報被美軍截獲,并且還成功破譯,使得美軍完全掌握了山本五十六的行動去向。尼米茲認為這是干掉山本五十六的絕佳時機,因為珍珠港事件,尼米茲恨透了山本五十六。 但是干掉山本不僅僅是軍事行動,還牽扯到諸多政治因素,因此一向謹慎的尼米茲不敢輕意定奪,上請了羅斯福總統。總統亦感事關重大,因戰爭期間暗殺對方指揮官是會招來同樣的報復。 二次爆發以來,陰謀殺害敵方軍政首腦的事件屢有發生,羅斯福、丘吉爾、艾森豪威爾都遭受過敵人暗殺的威脅,當時美國人信奉和尊崇騎士風度,認為暗殺是不人道和懦弱的行為。 于是,總統召集了陸海軍有關將領,在餐桌上經過一番爭論,總統終于拿定主意:“那么就擊落山本座機,干掉我們這位老朋友。”并要求此次行動要讓日本人相信是一次偶然遭遇,任務代號定為“復仇者行動”。
尼米茲接到指令后立即把任務交給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哈爾西中將,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執行“復仇者行動。”最后命令下達到米歇爾少校指揮的P—38型閃電戰斗機中隊。 1943年4月18日早6時,一貫守時的山本準時來赴這次死亡之約。他率領艦隊參謀長宇恒中將等幕僚分乘兩架貝蒂轟炸機由拉包爾起飛,在6架零式戰斗機的護航下穿越浩翰無垠的南太平洋上空,這是一個碧空萬里無云的好天氣,機群向布干維爾島的布因基地飛去。 7時35分,當山本座機正要在巴拉爾島中途著陸時,美國航空隊的14架P—38閃電戰斗機在米歇爾少校的指揮下突然從6000米的高空直撲下來,用機關槍向日機猛烈掃射,日軍的6架零式戰機被引開。這時蘭菲爾中尉率4架戰機向日軍2架轟炸機撲去,蘭菲爾咬住山本座機不放,一直到非常近的距離才進行掃射,山本座機的發動機和右冀被擊中著火,接著機體拖著濃煙向下墜落,一頭栽進了布干維爾島的熱帶叢林中。此時,穆爾中尉也擊中了另一架宇恒乘坐的轟炸機。直播 作為擊斃山本的功臣蘭菲爾中尉晉升為上尉,并獲得最高榮譽國會勛章,但為了不暴露破譯日軍密碼的秘密,蘭菲爾被立即送回國,直到戰爭結束后才公開他的戰功。其它人員也要求保守秘密,否則受軍法審判。
山本座機被擊落的兩天后,日軍搜索小隊發現了他,他坐在機坐墊子上,手握軍刀,姿態威嚴,胸口佩帶著勛章。山本在飛機墜毀前就中彈身亡了,保持這樣的姿態是這架飛機墜落后唯一的幸存者高田軍醫擺放的,高田最終因傷勢嚴重又無人救護而亡。 5月21日山本骨灰用“武藏”號超級戰列艦運回日本。那天,日本東京廣播電臺的播音員以低沉、悲痛的語調宣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今年4月在前線執行戰略指揮任務時,與敵軍遭遇,在飛機上壯烈犧牲。” 戰后,擊落山本座機的行動隨著1960年開始美軍相關機密陸續獲準解密,擊落山本座機的話題被再次提起。認定由蘭菲爾擊落的理由是他在戰斗結束后上報的戰斗報告,這份報告出于保密一直沒有公開,他的戰友們對此一無所知。此事經美國國防部公開后,究竟誰擊落山本座機出現疑團。 除了蘭菲爾回憶之外,更多證據顯示出蘭菲爾的僚機飛行員瑞克斯·巴伯中尉才是真正擊落山本座機的英雄。山本的尸檢報告顯示,從后方射來的子彈使其致命,與蘭菲爾從右攻擊的說法有較大出入。
柳谷謙治是為山本護航的零式戰機飛行員唯一在世者,也指出了蘭菲爾報告的諸多疑點。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在低空的兩架P—38在雙方機群遭遇后,蘭菲爾的飛機向左,迎戰零式戰機,巴伯的飛機是在右后緊逼山本座機猛烈開火的那一架。如果蘭菲爾擊落了零式機之后再掉頭攻擊山本座機時間根本來不及。日本東京航空博物館在1975年的實地考察也顯示了山本座機的兩個機翼沒有被擊中的痕跡,與蘭菲爾的報告不符,符合巴伯從后攻擊的說法。 以美國“王牌飛行員協會”為首的眾多民間人士和組織對此進行了細致的調查研究,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在很多專家的認同下,于1997年3月認定巴伯一人擊落了山本座機。 自1991年美國戰績評審委員會正式要求美國海軍最后判定到底是誰擊斃了山本,至今美國官方沒有眀確答復(只是判定功勞二人各50%)。 在談起擊落山本一事,巴伯平靜的說“沒有蘭菲爾左轉攻擊前來救援的零式,也不可能擊落山本,而第339戰斗機中隊中隊長約翰·米歇爾精心策劃了并指揮這次戰斗,他才是最大的功臣。”
巴伯在中國參戰空戰跳傘被救 1944年巴伯加入了陳納德組建的援華“志愿航空隊”(飛虎隊),幾乎每天都升空作戰,在豫湘桂戰役中的一次空戰,他為解救戰友,機身被擊中燃燒,被迫跳傘降落到湖南省岳陽市境內身負重傷,被兩個中國小男孩所救,榮志洲(12歲)、邵晃生(15歲)。當時日軍一小隊鬼子到降落地捜捕巴伯,但被他倆巧妙的藏好,又找來我軍便衣隊用擔架將巴伯抬走,后巴伯的傷經中醫治療后好轉,經桂林回國。 巴伯回國后一直念念不忘救命恩人,但因種種原因未能找到恩人。1997年巴伯對美國媒體發布了尋親公告。先后在紐約的《橋報》及《世界晚報》,中國的《參考消息》《湖南日報》《岳陽睌報》發布了尋親公告,標題是《救命恩人你在哪里》,并委托美藉華人葉晨暉在中國尋找他的恩人。在經歷千辛萬苦終于找到到了岳陽市榮家灣的農民榮志洲(邵晃生已故)。 巴伯得知救命恩人還健在時當即熱淚盈眶,并給榮志洲去信打電話訴說感謝之情。巴伯因年事已高又患病不能前去中國,所以計劃在1999年4月邀請榮志洲訪美,派其兒子克那斯馬來中國接榮志洲。然而,在巴伯與他一家人期盼著與榮志州會面時,從中國傳來噩耗,1999年3月28日榮志洲在一次車禍中造成腦血管破裂身亡。巴伯聞此噩耗萬分悲痛、老淚縱橫,他委托葉晨暉向榮志洲的家屬轉達他的深切悼念,兩年后巴伯也離開了人世,終年91歲。 |
|
來自: Donews >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