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屬事業單位統考管理類材料處理題 第三題 請結合對“給定材料6”中“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這句話的理解,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觀點明確,結構嚴謹,感情真摯,語言流暢; (2)結合“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篇幅800字左右。 題型辨別:材料作文題 答題思路 第一步:審題 通過勾畫題目的關鍵信息,找出文章的主題和寫作角度(即文章寫作的主要話題及切入點)以及材料范圍、寫作要求等。 請結合“給定資料6”(“結合”一詞提示重點閱讀給定資料6,同時兼顧其他材料)中“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這句話的理解,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①“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這句話意指與百姓連心,貼心為百姓服務,才能得到民心,圍繞的是“用心為百姓服務”這一主題。②針對這一主題可以思考的角度有:第一,是什么“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結合材料進行具體解讀。第二,為什么:“オ能”和“凝聚”提示意義,可以結合材料分析連心、用心、暖心等行為的意義。第三,怎么辦:如何做到“連心”和“暖心”具體如何展開依托材料而定。③自擬的標題里要包含主題詞,即“用心”“連心”“暖心”“百姓”等字眼。④“聯系實際”意味著要結合身經驗和積累去豐富內容)。 要求: (1)觀點鮮明、結構嚴謹(文章內在思路應該體現“是什么一為什么一怎么辦”的邏輯,外在結構應包含標題、開頭、正文、結尾)感情真摯(寫作時要加入一些表達情感的詞,比如“我認為”“我將怎么做”之類的語言),語言流暢; (2)結合“給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給定材料”(一方面,注意文章的主題及論點要從材料中提煉,避免過度主觀發揮;另一方面,要注意跳出材料,采用一些自身的經驗和積累以及最新的新間事例等); (3)篇幅800字左右。 第二步:優先閱讀重點材料,尋找文章的主題和角度(核心觀點) (一)閱讀題干指定材料 材料6: 段1:“民為邦本,民心至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辦好民生實事。 (1)“民心至上”“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說明凝聚民心能夠讓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凝聚民心,由此可概括出觀點:①重視民心能讓人民幸福、社會和諧。(2)“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提示對策,由此可以煉出觀點: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民服務,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憂。 段2:“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只有永遠保持對百姓的赤子之心,始終把人民的需求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才能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讓社會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 (1)“連心オ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只有永遠保持對百姓的赤子之心,始終把人民的需求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對主題句進行闡釋,提示我們要真誠,貼近百姓,解決民眾需求。由此可以歸納概括出觀點:③這句話是指要凝聚民心,必須要先貼近群眾,解決群眾需求,讓群眾暖心(2)“才能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提示意義,可直接摘抄出觀點:④重視民心能讓群眾生活美好,提高幸福感。 (二)瀏覽其他材料,進一步豐富文章的論點 第一題涉及材料1,通過題干可知材料主題圍繞“軋神仙”活動成功舉辦展開,材料重點圍繞市民需求和導向,創新活動形式和手段,帶動民眾參與,效果良好。這個為民解憂的例子可以作為我們聚民心的一種做法,因此,可以分析推導出觀點:⑤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工作方式和手段,提供智能化、精細化服務。 第二題涉及材料2~5,圍繞不同單位人性化的服務展開,與主題直接相關,材料2介紹了疫情期間N市開通“歸鴻熱線”,“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幫助海外回鄉、正在隔離的留學生“消除'心理疫情’”,讓群眾“感到很溫暖”,服務有溫度;材料3介紹了派出所助力論文答辨,服務周到,體現人性化有溫情的服務;材料4介紹養老服務中心從老人用戶體驗出發,方便老人出行,優化健康碼驗證;材料5介紹交警部門推出“限時停車位”政策,解決短時停車難題,也是解民之困,貼心為民服務。因此,可以分析推導出觀點:⑥考慮群眾感受,從實際出發,做事人性化,有溫度和人情味。 第三步:根據第一步的審題、第二步的閱讀,確立文章框架 標題:用心服務,暖心群眾。 開頭: 點題:由③得出對”“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的理解。 解題:由①④得出讓群眾暖心的意義,引出對策如何用心,暖心。 分論點: 1.由②可以豐富觀點表達,進行語言潤色。得出:為民服務,關鍵在一個“心”字,即心有人民,以百姓心為己心,想民眾之所想,解決群眾難題。(根據材料6,可以考慮從“引用國家領導人名言強調為民服務的重要性”“具體如何做到心中有百姓”等方面來論證這一論點。) 2.由⑤可以豐富觀點表達,進行語言潤色,得出:浸潤民心,重點在一個“新”字,即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工作方式,提供智能化、精細化服務。(根據材料1,可以考慮從“列舉創新工作方式的事例,比如'云文化館’'歸鴻熱線’”“具體如何做時代的創新者”等方面來論證這一論點。) 3.由⑥可以豐富觀點表達,進行語言潤色,得出:凝聚民心,核心在一個“情”字,即考慮群眾感受,從實際出發,做事人性化,有溫度和人情味。(根據材料2~5,可以考慮從“忽略群眾感受的危害”“具體如何提供人性化服務,比如向派出所、養老服務中心、交警部門的做法學習”等方面來論證這一論點。) 結尾:回扣主題。 【參考范文】 用心服務 暖心群眾 “連心才能潤心,暖心凝聚民心。”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凝聚民心,拉近干群關系,必須要先貼近群眾,解決民眾所憂、所困,讓群眾暖心。公共服務部門該如何讓群眾感受到溫度?我認為,唯有心中有民,以百姓之心為己心,唯有扎根基層,創新工作方法,唯有科學規劃,靈活辦事方式,方能貼近民心、永固民心,方能讓群眾過上美好的生活,有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為民服務,關鍵在一個“心”字,即心有人民,以百姓心為己心,想民眾之所想,解決群眾難題。我們應該情系百姓,學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權為民用,學習周總理的情牽百姓“俯首甘為孺子牛”;利為民謀,學習“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學習他嘔心瀝血為鄉親謀幸福的精神。我們應將百姓的痛點、難點和群眾的困難,問題放在心中,有責任、有擔當、并落實到腳下,提升能力,化解矛盾,保障群眾的權益。 浸潤民心,重點在一個“新”字,即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工作方式,提供智能化、精細化服務。歷史潮流浩浩蕩蕩,政府部門也應該與時偕行,做一個時代的奮進者、搏擊者、創新者。正如江蘇實行的“不見面審批”,創新“互聯網+政務”,打造“智慧政府”,讓群眾少跑路,不再犯愁;又如疫情期間開通的“歸鴻熱線”,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幫助歸國學子消除“心理疫情”,不再擔憂;再如寧歸來、掌上公交、云文化館等的建設,整合多部門資源,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和產品。對此,為了更好地為民服務,我們要勇立潮頭,善用互聯網,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讓群眾過上美好的生活。 凝聚民心,核心在一個“情”字,即考慮群眾感受,從實際出發,做事人性化,有溫度和人情味。試想,如果政府一味地推行自己的制度,方式簡單、粗暴,不考慮群眾感受,那么不僅會讓群眾受傷,更會讓政府失去公信力。對此,我們要向“為博土搭建臨時答辯會場”的警察學習,向“將市民卡和健康碼聯通,方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學習,向“緩解市民短時停車難題,設立“綠色泊位”的交警部門學習。做到有“耳”聽取群眾意見;做到有“眼”,看得全面,科學規劃;做到有“愛”,愛民為民,解決群眾需求。 為群眾服務,我們要拿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姿態,拿出“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心態,拿出“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好工作,讓精細化的服務以滑涓細流之勢,化作浩浩長河涌入人民群眾的心窩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