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山里的老中醫教我一個對付脂肪瘤的方法,起初我還嗤之以鼻,看到效果后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一直沿用至今。 20年前,我去貴州游學,去拜訪那里的老中醫,當時年輕氣盛其實沒覺得,這種土郎中能有多錢本事。 后來啊,才發現,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能教你不少東西的。當時到那里之后,安頓下來,那位老中醫獻寶似的帶著我去看了他的藥草田。 其實也不大,但滿滿的全是藥草。他和我說:這十里八鄉啊,每個醫生,我有這么點本事,總要發揮出來。 正說著,來了位脂肪瘤患者,說身上長了些疙瘩,好久了,一直沒什么癥狀,覺得沒事,就想著先不管,最近賣了糧食有錢了,也有空閑了,并且疙瘩還在長大。 大家都知道啊,這個脂肪瘤啊、結節啊,什么的,醫院就是手術切除,但是窮鄉僻壤的,做什么手術,況且這手術啊,根本就不治根。 這些病不除根,復發的可能性極大,那這樣一來,這個病到底是治好了還是沒治好?所以啊,我一直就在找方法解決這脂肪瘤。 沒想到老中醫一聽一看,說這簡單,我給你開張方子,你就吃,過幾天看看效果。 當時患者什么癥狀:兩側上肢有很多黃豆大小的疙瘩,不痛不癢,也不發硬,卻在不斷地增多,體積也好像在慢慢變大,患者表現得郁郁寡歡,十分疲倦。 看舌脈,患者舌質胖淡,舌苔薄黃而膩,脈象沉弦而滑。 擬方:柴胡、陳皮、半夏、茯苓、青皮、梔子、白芥子、橘絡、甘草。 患者用藥十六劑,癥狀就消了。后來聽說也再沒長。我當時大為驚奇,從一開始的不以為意,正視起來,那天老中醫和我講了好多。 后來啊,我融會貫通,發現其實脂肪瘤某種程度上就是痰濁。 還是以這位患者為例,我和大家講講,那位老中醫是怎么和我說的。患者長期心情不好,抑郁不高興,是有肝郁的問題。肝主情志,情志不遂,肝氣郁結。 肝氣郁結,會出現什么問題?肝郁氣滯,氣滯,津液不化,就會聚生痰濁。同時,肝不好,脾自然跑不了,肝郁克脾土,脾運化失常,也會讓津液聚集成痰濁。 況且患者舌淡苔膩脈滑,這些都是痰濕內積的狀況。痰濁會發于身體任何部位,這也和我說的為什么不建議患者做手術。 你找不準根源,痰濁還是會在別的地方出現,人受了罪,病好沒治好,圖什么呢? 所以方子中: 先用陳皮、半夏、茯苓三者治痰,半夏燥濕化痰,陳皮行氣除濕,茯苓健脾利濕。 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加柴胡、青皮疏肝理氣,因為患者,苔黃膩,是有熱象的表現,所以同時我用梔子清熱,以防肝郁痰阻而化熱。 最后再加入白芥子、橘絡豁痰散結,我覺得現代醫學治標不治本,自然要講出治標又治本的方法。所以這一步可謂就是標本兼治。然后用甘草調和諸藥。 這張方子啊,我現在還在用,不是說沒有新的,只是我想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 我一直都覺得醫生是講良心的職業,從始至終,我治病也從來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看,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我不敢說自己能力有多大,但我當了醫生,算是有幾分本事,我自己都覺得責任重大。 我老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走了之后,中醫留下的東西該怎么辦,那么多患者求助無門該怎么辦。 我著急卻也無能為力,也就只能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盡我所能,通過各種方式幫到更多的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