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因為一種可怕的疾病,他們的身體失去了自由活動的能力,一生只能躺在一個“鐵桶”里,停電即意味著死亡。 這群人在后來被稱之為“鐵肺人”,保羅·亞歷山大就是其中一位。現如今保羅已經在“鐵桶”里生活了70年了,而承載著他生命的這個鐵桶,也有一個官方的名字叫做“鐵肺”。 “鐵肺”是世界上第一個代替人體器官的機器,在上個世紀,它拯救了無數患有脊髓灰質炎的兒童,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保羅也成了僅存的“鐵肺人”。 在這樣的命運下,保羅是怎樣生活的呢? “鐵肺”由來1916年,美國第一次爆發了脊髓灰質炎病毒,這種病癥又被稱為小兒麻痹癥。這是一種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發的一種傳染病,這種病毒會侵犯人體的中樞神經,損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 神經細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病人出現四肢麻痹現象,嚴重者不僅四肢麻痹,就連呼吸肌也會癱瘓,從而讓病人變得呼吸困難。患者用盡全力去呼吸,一次也只能吸入正常情況下的20%氣量,患上這種病的人最終往往死于窒息。 據數據顯示,那場病毒大流行中,致死率高達25%,當時被感染的人數有近十萬人,而這些感染的患者中,有資料可查的死亡人數高達2343人。 從這一年開始,每年的夏天病毒都會如約而至,折磨著無數家庭,而每一次病毒的爆發,感染人數有增無減。就連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都沒能躲過病毒的魔爪。 1921年,富蘭克林不幸感染病毒,雖然病毒沒有帶走他的生命,卻讓他因此落下終生殘疾。 為了幫助這些飽受脊髓灰質炎病毒折磨的患者能夠自由呼吸,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菲利普·德林克和拉肖,在1927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鐵肺”。 別看這是一個看上去就像大鐵桶一樣的玩意兒,在那個年代卻拯救了脊髓灰質炎患者的生命。上個世紀40年代,“鐵肺”被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但是這樣一個“鐵桶”在拯救了人的生命的同時,也有其弊端。就是患者除了脖子和頭之外,整個身體都要裝在這個大鐵桶里終身無法自由活動。一旦斷電,患者立馬就會呼吸困難,直至死亡。 20世紀50年代,脊髓灰質炎再次來襲,這次波及的國家不僅僅是北美,就連在大洋北岸的歐洲,也深受病毒的迫害。雖然“鐵肺”存在著很多弊端,但為了活命,依然被各大醫院所推廣。 “鐵肺人”保羅1952年,六歲的保羅·亞歷山大因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癥被送進了醫院,在經過了18個月的治療后,保羅終于出院了。 但是醫生告訴保羅的父母,保羅從脖子以下全身癱瘓,如果不裝進“鐵肺”恐怕就活不成了。從那以后,保羅的一生都與“鐵肺”為伴。 對保羅來說,鐵肺既是幫助他活下去的天使,又是囚禁他身體的惡魔。 原本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男孩,因為生了一場病就再也動不了了,這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恐怕都難以接受。 然而在當時,像保羅這樣的遭受災難的家庭卻不在少數,因此“鐵肺”也成了這些家庭中的標配。 在救命的同時,“鐵肺”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比如體積大又笨重,住進去幾乎沒有活動空間,如果生病也沒有辦法正常貼身治療。還有就是要一直通電,斷電就意味著呼吸困難。甚至有很多“鐵肺人”因為斷電而氣絕身亡…… 即使是最后幸存下來,患者長時間生活在封閉的鐵桶里,吃喝拉撒全在這,也沒有辦法運動,因此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 大家都知道人的身體長時間不運動保持在同一個姿勢很容易骨骼畸形,再加上身體無法接觸到陽光,會得各種各樣的皮膚病,保羅也不例外,他因為長時間躺在“鐵桶”內,身上大面積出現紅斑,這讓保羅痛苦不已。 因為種種弊端,在1955年,科學家恩斯特隆研制出了“正壓氣管呼吸機”。這款呼吸機成功克服了“鐵肺”的種種缺陷,讓人不必裝在一個大鐵桶里了。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保羅因為脊椎變形無法使用輕便呼吸機,只能繼續住在“鐵桶”里保命。 不僅僅是保羅,相當一部分人也因為脊椎變形無法使用新型呼吸機,只能繼續躺在“鐵肺”里。 用嘴創造奇跡經歷過自由的快樂后,人生一下子陷入了只能臥床的困境,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絕望的,但保羅是堅強的。后來聊起剛躺進“鐵桶”的心情時,保羅常常只是略帶傷感地說:“我討厭只是躺下看電視。” 生活在“鐵肺”的保羅,并沒有因此放棄對生命的熱愛,身體不能自由活動后,保羅學會了用嘴生活,用嘴學習,讀書畫畫全都不在話下......基本上凡是可以用嘴銜住工具來完成的事情,他都可以。 困在“鐵桶”兩年后,保羅的人生中遇見了一個天使,那是一位來自迪梅斯慈善機構的一個治療師,在她的幫助下,保羅學會了“青蛙式呼吸”。 這個方法是通過打開喉嚨的空隙,努力地壓扁舌頭,把空氣吞進去,這個呼吸法對保羅來說非常費力,但是卻可以讓他能夠短暫的離開鐵肺。 “青蛙式呼吸”的練習過程非常緩慢,但好在保羅最不缺的就是時間。為了能夠讓腳重新站在地上,保羅每天無休止的練習。終于,保羅做到了,他緩慢地一步步從房間走到了院子,雖然只是簡單的幾步路,但對保羅來說已經是奇跡般的飛越。 從那以后,保羅的精神好了很多,學習也更加的努力。即使是躺在“鐵桶”里,保羅也會每天堅持不懈地看書,但是他的看書方式是特別的,躺著通過側頭用斜視的方法,這樣的姿勢常常堅持一會就會頭暈眼花。但保羅從不放棄,每次看一會就會把脖子扭向另一方,換個方向繼續看書。 做筆記對保羅來說困難程度就更不用說了,能用嘴寫出一段自己能看懂的話就需要很長時間,費時又費力,后來保羅干脆放棄記筆記,選擇用腦子硬記,把知識刻在腦子里。往往一個知識點,保羅要反復背上幾十遍。 就這樣,保羅靠著自己不懈的努力,成為了第一個只用嘴就順利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那年保羅21歲,在那個年代,保羅已經創造了屬于小兒麻痹癥患者的奇跡。 努力的人從不輕易停下前進的腳步,保羅也是一樣。他從小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決定去考大學。 但保羅追夢的道路上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保羅的大學入學申請被拒絕了,理由有兩個,一是保羅“過于殘疾”,二是保羅沒有接種小兒麻痹癥疫苗。 這些困難對于經歷過生死的保羅來說,并不算什么,在接下來的兩年里他不斷跟校方溝通,軟磨硬泡。最終這件事情發生了轉機,在他的堅持下,校方同意接納這位特殊的學生,前提是保羅需要有個照顧他生活的人。 就這樣,在解決了所有苦難之后,保羅帶著他的“鐵肺”,成功進入了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在學校里,無數的愛心人士對保羅伸出援助之手,他的大學生活也就此展開。最終,在保羅的不懈努力下,他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拿下了三個大學的文憑。 在保羅40歲的時候,成功通過了律師資格證,保羅追夢成功了。 在可以離開鐵肺的短暫時間里,通過志愿者的幫助,保羅為成千上萬的客戶出庭提供幫助,前來咨詢法律問題的客戶,見到保羅辦公室的“鐵肺”,都滿臉驚訝,每次這個時候,保羅都會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講解自己這個大鐵桶的用途。 看著保羅坦然的心態,大家紛紛感慨:“我的問題在他面前似乎不算什么,如果這種事情他都能處理好,那一定我的問題他也一定有辦法處理。”帶著這樣的想法,向保羅求助的客戶絡繹不絕。 奇跡再現就這樣,保羅從六歲開始,就一直住在鐵桶里,雖然他很幸運地沒有因為各種并發癥或者是停電而波及到生命,但是他也遇到了一個人生中的大難關。 2015年,保羅在“鐵肺”里已經生活了六十多年。當時很多的“鐵肺人”已經不在人世。“鐵肺”也因為缺乏市場早已停止生產,但是就在這時,他的“鐵肺”因為時間太長發生了故障。 因為“鐵肺”故障,保羅開始感到呼吸困難,但當時他根本聯系不上“鐵肺”的生產商,也找不到專門的維修工人。為了活下去,保羅借助視頻平臺想外界發出求救,短短幾天時間,他的事跡就引起了4000萬網友的關注。 保羅是幸運的,一位維修師傅看到了他的視頻,上門找到了他,在這位師傅的專業維修下,保羅的“鐵肺”又可以繼續工作了。 在他的“鐵肺”能夠正常運轉后,保羅也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一直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雖然他的身體被禁錮了,但是他的大腦始終處于忙碌狀態。 為了讓自己的事跡能夠給更多的人帶來希望,保羅這一次選擇了出書,他用牙咬住一根塑料棒,在鍵盤上一下一下敲出了自己的一本自傳。 2020年3月,保羅的回憶錄終于出版了,看著文檔里的每一個字符,保羅露出了勝利的喜悅,保羅說:“在所有人的心中,我是一個殘疾人,除了我不這么認為。” 即使一生都被困在這個大“鐵桶”里,但保羅從未向命運屈服過,70年的頑強奮斗,保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了奇跡。 不得不說,在所有的“鐵肺人”里,保羅是幸運的,但是保羅這一代人卻又是可悲的。他們所承受的痛苦是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的。如今,再也不會有人重蹈保羅的覆轍。 1954年,小兒麻痹癥疫苗問世。1959年,顧方舟院士研制的口服的糖丸減毒活疫苗問世,從此中國進入了無脊髓灰質炎時代。 說起這枚小小的糖丸,幾乎所有人都對它有印象,就像小時候接種各種疫苗一樣,糖丸也是我們每個人必吃的一種。 伴隨著糖丸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推行后,骨髓灰質炎已經沒有在出現過大規模的傳播事件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骨髓灰質炎像天花一樣,在全球范圍內被徹底根除。 |
|
來自: 昵稱35641324 > 《社會萬象、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