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鹽罐 《大眾機械》雜志曾記載過,把病人放進鐵肺治療的過程:“病人被放置在滑床上塞進鐵肺,并用罩子緊緊地鎖住,在病人的脖子上還需調整一個橡膠項圈,使這個項圈緊緊貼合,以至幾乎沒有空氣可以通過,然后打開開關,鐵肺開始工作。” 曾經,“鐵肺”擔任著輔助呼吸之責,挽救過無數人的性命,與之一同被時代拋在腦后的,還有那些被困在“鐵肺”中艱難呼吸的病人。然而他不僅考上了大學,甚至后來還成為了一名律師,處理過成千上萬樁案件。他以非凡的毅力,寫下了一部傲骨錚錚的“命運抗爭史”......年僅6歲的他患上小兒麻痹癥后 被醫(yī)生下達了“死亡通知” 感染后,脊髓灰質炎病毒會入侵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使與之有關的肌肉失去神經調節(jié),發(fā)生萎縮,導致終身殘疾。而這種病癥之所以可怕,就在于15歲以下的兒童感染后,100%會發(fā)病!在上個世紀初,美國局部地區(qū)就開始零星暴發(fā)小兒麻痹癥疫情,這一疫情也在美國愈演愈烈,并在上個世紀40-50年代達到頂峰。每年感染病例高達5萬多,發(fā)熱、肢體疼痛,難以呼吸……僅1952年便有3145名患者死亡,鬧得整個社會人心惶惶。當時他從家后方的球場踢完球后,拖著沉重的頭、赤著腳進了家門,其通紅的臉頰,讓本在家中忙碌的母親很快察覺出了異樣。母親喘著粗氣急匆匆地沖過來,用手探了探他的頭后說:“哦,天吶,怎么燒成這樣了,快趕緊上床休息一下。”當時本以為只是平常的發(fā)燒,可短短幾天之內,保羅的病情就急轉直下,盡管工作人員訓練有素,并設有專門的脊髓灰質炎病房,但蜂擁而至的小兒麻痹癥患者,還是讓本就不堪重負的醫(yī)院亂成了一鍋粥。看到保羅除了頭部以外,身體的其他部分全部陷入癱瘓,四肢萎縮,也無法自主呼吸,好在另一位醫(yī)生為他重新做了檢查,并給他做了氣管切開術以清除肺部充血。醫(yī)院的窗外雨滴打落,包裹著身體的“長筒機器”轟轟作響,直到后來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這輩子的行走和呼吸的能力,都停留在了6歲那年。 被迫住進“鐵肺”生活 小小年紀嘗盡人間冷暖 “我不知道外界發(fā)生了什么,只知道腦海里一直出現我死后的各種幻覺。我想盡辦法掙扎,想離開它,卻發(fā)現自己根本無法移動,就連想用手指去觸碰一下都做不到...”可對于許多小兒麻痹癥患者而言,原本很自然的行為,如今卻變得格外艱難。由于呼吸肌被麻痹,即便用盡全力,一次呼吸只能吸入原來20%的氣量……在那個醫(yī)療手段不足以治療小兒麻痹癥的年代,“鐵肺”作為1928年誕生的負壓呼吸機,是唯一能幫助患者維持生命的儀器。這個笨重的鐵罐子像橫放的油桶,它的一頭連接著泵的密閉鐵筒型裝置,像拉風箱一樣一伸一縮,另一頭則是患者外露的頭部,并在脖子周圍用彈性材質密封。氣泵釋放壓力時,空氣隨著氣壓流入身體;氣泵加壓時,體內的氣體則被擠壓排出。保羅頑強地挺過那次了手術,可對于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來說,“那就像是惡魔穿過了我的身體,把所有的光明都帶走了。”躺在醫(yī)院里啥也干不了的日子百無聊賴,吃喝拉撒全都需要護士的幫忙,余生都被迫關在“鐵籠”里的事實,又無疑向他判處了死刑!在他8歲那年,一位理療師教他用嘴和喉嚨的肌肉,將空氣“吞入”肺部,為了學會這一招,他垂死掙扎,痛苦難耐,幾度因缺氧而險些喪命。保羅已能短暫脫離鐵桶活動幾個小時,那也成了他為數不多的快樂:上帝教會我相信: 我能做成任何想做的事 這些對普通人來說毫不費力的事,對保羅而言卻是奇跡般的飛躍。寫字時一邊咬筆,側頭抵住紙面,字跡扭曲但整整齊齊;雖然進展緩慢,但他樂在其中:“我討厭只是躺在這里看電視。”脖子以下癱瘓的現實,似乎并沒阻止他做想做的事,他還渴望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我知道那是我通向未來的唯一道路,我一定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書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內容艱澀難懂,看久了容易頭暈眼花,由于靠嘴做筆記不容易,他干脆用腦子直接記憶,一遍又一遍,直至知識爛熟于心……憑著這股常人難以企及的韌勁和努力,21歲的他以全年級第二的成績從高中畢業(yè),而他之所以輸給第一名,僅僅是因為沒能進到物理實驗室進行實體操作。不過保羅的夢想未曾止步于此,他渴望上大學,渴望見識更寬廣的世界,但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對沒有自理能力的保羅來說幾乎不可能。在經過兩年的軟磨硬泡后,南方衛(wèi)理公會大學終于松了口,一臺巨大的鐵肺被塞進了宿舍,引來全校幾千同學圍觀:“一開始情況非常非常糟糕,但我的父母教會我要自尊自強,而上帝教會我相信,我能做任何想做的事——于是我做到了。他不斷強迫自己進行“吞咽”呼吸,每次短短幾小時的上課時間,對他來說無異于“煉獄”,后來他又轉到德克薩斯大學研讀經濟學和金融學,也是在那里,愛上了法律。一邊忍受著四肢萎縮的痛苦,一邊晝夜學習生疏的法律條文,逐字啃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40歲那年終于成了一名執(zhí)業(yè)律師。前來找他咨詢法律問題的人,在辦公室見到保羅的“鐵肺”時不免心中犯怵,可每次等保羅不厭其煩地講完自己的故事,幾乎每個客戶都不免感慨:“如果他連這種事都能處理好,那一定能找到辦法解決我的問題。”咬著塑料筆一下下敲擊著鍵盤,然后再轉動脖子慢慢移動鼠標。直至去年3月,這本浸滿了他血淚的《三分鐘的狗》才最終順利出版。但他沒有荒廢自己的生命,反而以一生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蓬勃的生命力:上帝不會造廢物, 無論你的過去怎樣或者有何缺陷,都無法抹殺你的未來。  作者:鹽罐。?? 平凡的95后中文系少年,寫寫文吐吐槽,不按常理出牌,清醒明辨是非。路過地球一趟,總得撒點鹽再走~ 記得關注并星標 ??「撒鹽少年」~
|